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健康细节,其中,牙龈炎便是口腔健康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警报。牙龈炎,简单来说,就是牙龈组织因细菌感染而引发的炎症,它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尽管初期可能只是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或轻微疼痛,但若不及时干预,它可能逐步发展为更严重的牙周病,威胁到牙齿的稳固乃至全身健康。因此,了解并重视牙龈炎的预防与治疗,是维护我们口腔健康乃至整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发布时间:2024-07-25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眼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忙碌,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手机平板等设备,不仅让视力承受巨大压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问题,如视疲劳、干涩、近视加深甚至更严重的眼疾。因此,学会给眼睛“保养”,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合理用眼,适时休息 控制使用时间:尽量减少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隔20分钟就远眺20英尺(约6米)的地方,持续20秒,即遵循“20-20-20”规则,以减轻眼睛的压力。 调整屏幕亮度与对比度:确保屏幕亮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过亮或过暗对眼睛的刺激。同时,调整屏幕对比度,减少眩光,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保持正确姿势:使用电脑或手机时,保持头部直立,眼睛与屏幕保持一臂之距,以减少颈部和眼部的压力。 二、均衡饮食,营养护眼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蛋黄等,维生素A是维护视力健康的营养素。 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
发布时间:2024-07-24
糖尿病人并发症有哪些全面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还需从3点入手?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发生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发生几率高达98%。由此可见,糖尿病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生率逐渐增加。而且,糖尿病并发症的可怕之处在于悄然而至,然后慢慢摧残患者的身体,直到死亡。 1。糖尿病肾病:一般从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开始,逐渐发展到白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高发。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以及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从视力下降开始,可致失明。 3。糖尿病足:从肢体感觉异常开始,表现为足部套袜样感、疼痛发麻、发凉,逐渐发展至肢端刺痛,脚部变形,足部伤口发臭且难以愈合,溃疡畸形,脚趾发黑等,严重者需要截肢。 4。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
发布时间:2024-07-24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什么时候中伏?今年中伏的开始时间是7月25日,这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当中,为炎热的一个阶段,诗句中,就有提到中伏的一个炎热景象。那么此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自然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饮食的一个习惯,从而安然度过难熬的三伏天。那么具体要怎么做,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在饮食上,要学会忌嘴。 因为在三伏天当中的中伏,也是养生祛病的一个好时机,民间也一直有“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中伏的时候,比较适合“除病根”,这样秋冬季,才能顺顺利利,而除病根的话,自然就要合理的饮食,懂得进补,更要懂得忌嘴。 我们当天也有一句俗语“中伏不忌嘴,郎中跑断腿”,7月25日中伏,忌吃什么?提前了解。到了中伏的时候,就要学会控制好饮食,这个时候肠胃比较的薄弱,万一吃坏了肚子,就得不偿失了。 7月25日中伏,忌吃5样,分别指的是什么? 1、存放时间久的
发布时间:2024-07-24
随着夏季的深入,三伏天已经悄然而至。在这个炎炎夏日,一杯香茗不仅能解暑提神,还能带来身心的宁静与舒适。对于喜欢喝茶的老年朋友们来说,品茶不仅是生活的享受,更是一种养生的方式。然而,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时节,品茶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发布时间:2024-07-24
连日炎热,许多人已计划好周末约上三五好友组队游泳了。游泳是夏日消暑的好方式,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协调性,还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水平。但是,游泳并非人人适宜,一些疾病人群及特殊人群就在其中。那么,哪些人不适合游泳呢? 1、癫痫患者。当人体处于剧烈运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时很容易诱发癫痫,在游泳时如果癫痫发作,会出现抽筋、昏迷、失去自救和呼救能力,危及生命安全。 2、肺气肿、肺功能不全患者。这类病人呼吸功能有障碍,而水的强大压力作用于胸腔和腹腔,妨碍胸廓的扩张和横膈的下降,并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发生头晕、眼花等症状,还有游泳使人体活动量增加,需氧量明显增加,超出本身的代偿能力,进一步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游泳时水灌进耳道是常有的事,不清洁的水将细菌带入耳道,可引起中耳炎复发或加重。 4、内耳病变患者。内耳病变能引起的耳聋、眩晕。内耳不但是听觉器官,还是
发布时间:2024-07-24
银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外在形象,还给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在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饮食调养也不能忽视。银屑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该避免哪些食物呢?
发布时间:2024-07-24
身上湿气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湿气过重可能导致身体疲倦、关节不适、皮肤问题等。为了快速有效地除湿,以下是一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24
当代热衷养生的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保温杯里泡枸杞,开始了养护脾胃。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嗜吃冷饮、熬夜等习惯,极易导致脾胃受损,如果你也有容易困倦、精神不振、容易拉肚子等情况,很可能是损伤了脾胃。 脾胃损伤会有哪些症状 医圣张仲景说“脾旺四季不受邪”。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身体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容易生病。养好脾胃,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中医教你如何养好脾胃 养好脾胃,宋文集医生表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规律作息:可以结合十二时辰休息表,在脏器“当班”的时间去做该做的事。 2、保持心情愉悦:“脾主思,思伤脾,思则气结”,想太多会让人情绪抑郁、提不起劲,一旦这种情形恶化,就会伤及脾胃,引起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表现出不欲饮食,胃胀胃痛等
发布时间:2024-07-23
肝脏作为我们体内的主要器官,负责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解毒、代谢、储存等。然而,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肝脏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当肝功能开始变差时,身体通常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提醒我们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
发布时间: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