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是一项充满爱心的公益行为,但在献血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自己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也为受血者提供一份高质量的血液。
发布时间:2024-06-14
有人以吃得饱为好,有人遇到美食就容易吃撑……那么,一顿饭吃太饱的人,身体在经历什么? 一顿饭吃太饱的人,身体在经历什么? 一般建议每餐吃七八分饱,为什么不建议每顿吃太饱? 1、每餐吃太饱,更容易胖起来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每人每天多摄入45千卡能量(相当于多吃一口),一年后体重可增加1公斤。 很多人对于“45千卡”没有概念,吃掉45千卡就相当于: 吃米饭40克(半个拳头大小); 水饺25克(1~2个饺子); 吃烹调油5克(一瓶盖的量); 吃15颗葡萄干(差不多是小半把); 吃1/4个鸡腿或者1/4个完整的鸡翅; 吃1粒黑芝麻汤圆。 2、每餐吃太饱,心脏也会有压力 人在吃饭时,心脏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脏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张压(低压)降低,大约持续30~120分钟。 吃饭对心脏影响的程度与进食量的多少有关,食量越大影响越显著。而吃饭过快的直
发布时间:2024-06-14
湿气侵入到体内之时,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沉重”,大脑会感觉到没精神,全身会感觉到乏力,生活状态不佳。因此当身体湿气过重时,一定要积极去湿气。体内湿气重怎么办?如何去除体内在湿气?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1)热水泡脚 体内湿气大怎么办?每天晚上睡觉前使用40℃的水来泡脚,可以促进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可以在水里放入艾草泡脚去湿效果更好,但是泡脚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好。 (2)运动排汗去湿气 通过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的方法排出体内的毒素和湿气,运动是去除体内湿气好的办法,但是运动之后要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这样才能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远离潮湿的环境 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会加重体内的湿气,所以要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与通风,不要直接在地板上睡觉,夏季不要喝冰冷的饮料。饮食可以适当的吃点辣椒对于去湿
发布时间:2024-06-14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了解糖尿病、预防糖尿病以及科学管理糖尿病显得尤为重要。
发布时间:2024-06-14
紫外线过敏,也称为日光性皮炎,是皮肤在暴露于过量紫外线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症状。 首先,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现象,特别是在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的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臂等。红肿可能伴随有轻微的灼热感,让人感觉皮肤发烫。 其次,过敏区域可能会出现皮疹或水疱。这些皮疹或水疱可能呈现为红色、紫色或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时可能融合成大片的红斑。这些皮疹或水疱可能会伴有瘙痒感,让患者难以忍受。 此外,紫外线过敏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屑,甚至出现皮肤老化、皱纹增多的现象。长期反复过敏还可能导致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出现色素沉着,形成难看的斑块。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紫外线过敏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只表现出轻微的红肿和瘙痒,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对紫外线过敏,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避免阳光直射、涂抹防晒霜等,以
发布时间:2024-06-13
后背作为人体的部位,不仅承载着身体的重量,还是许多神经和肌肉群的交汇点。因此,当后背出现某些异常症状时,往往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健康警示。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后背异常,并提醒大家切勿忽视这些可能预示疾病的信号。
发布时间:2024-06-13
炎炎夏日,高温酷热天气成为生活中的一大挑战。在这样的天气里,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避免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一起来看看夏季高温酷热时,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吧。
发布时间:2024-06-13
近年来,乳腺疾病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快来跟医生学一学,乳腺的自我检查方法吧! 这些都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 乳房肿块,多数为无痛性肿块,仅有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乳头溢液,如果出现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需进一步检查;皮肤的改变,常见的就是皮肤出现酒窝征呈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异常,以乳头回缩或抬高较为常见;腋窝淋巴结肿大。 以下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月经过早,小于12周岁,或绝经较晚,大于55周岁;肥胖、未育、晚育及未哺乳女性。 40岁后记得做乳腺癌筛查 有些女性在体检中发现乳腺结节,很紧张。其实,并非所有的乳腺结节都是乳腺癌,我们不能谈癌色变,更不可讳疾忌医。做到以下三点,乳腺癌也是可以预防和尽早发现的。 定期检查乳腺。一般人群乳腺癌筛查年龄为40岁,高风险人群可提前到40岁以前
发布时间:2024-06-13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一旦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4-06-13
脾虚是中医中常见的概念,它与身体的多种不适紧密相关。当你的身体频繁出现消化不良、如反酸、腹泻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可能不仅仅是肠胃问题,而是脾虚在作祟。脾虚导致的身体水湿运化失衡,会进一步加剧这些不适。 睡眠障碍,诸如睡眠浅、多梦,也可能与脾虚扯上关系。中医理论里,过度思虑损伤脾脏,影响睡眠,形成身心的负面循环。因此,长期精神紧张伴随的失眠多梦,可能是脾虚的信号。 早晨醒来感到头晕,全天精力不济,这或许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而脾虚正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样,轻微活动后即感心慌、气短,面色苍白,也反映了脾虚可能导致的心血不足,身体能量代谢受阻。 面对脾虚,调整饮食习惯至关重要。避免生冷及油腻食品,它们或是脾虚的诱因。选择易于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减轻脾脏负担,逐步改善脾虚状态。 保持身体温暖也是调理脾虚不可忽视的一环。尤其需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寒湿
发布时间: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