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新型冠状病毒风波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相当一部分人定期去医院做体检,但拿到检查报告后发现稍有异常就胆战心惊,担心是疾病来临。然而有的指标稍微异常,并不需做特殊治疗,也并不代表着是患有疾病,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哪些指标稍微异常并不一定是疾病? 1、血压偏高 多种因素会使得血压偏高,如过度紧张焦虑或做剧烈运动。据统计,约15%的高血压属于白大衣型高血压,也就是说看到医生或护士测量血压,血压就会升高。只要没有任何不适感,也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高血压家族史,体检报告显示血压偏高,需再次复查。每隔两个星期测量一次,测量时要保持全身心放松,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若连续好几天测量血压,舒张压超过90毫汞柱或收缩压超过140毫汞柱,十有八九是高血压。 2、血常规单项异常 做血常规检查时主要关注红细胞和血小板,还有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有些异常或是血液病来临。
发布时间:2024-02-26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差,很多中老年人就会开始关注起养生方法来。特别是现在人们都喜欢用手机,很多时候手机里面就可以查找到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于这些文章的辨别能力不高,所以比较容易偏听偏信。介绍一下家里爸妈爱听的养生谣言,看看你家里都中了几条。 常见的养生谣言有哪些? 1、白粥养胃 白粥养胃相信这个养生的方法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虽然白粥比较好消化,但是却不是养胃的一个好选择。因为想要身体健康,抵抗力增强,那么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营养就需要均衡,比如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都需要均衡的摄入。但是白粥里面的营养物质比较少,几乎都是碳水化合物,这样的粥升糖指数比较快,而且属于半流食。长期的饮用对胃部功能反而会起到不利的现象。 2、日行万步 现在在很多朋友圈里面都流传着日行万步的养生方法,其实这种养生方法并不准确,也不适合每个人进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发布时间:2024-02-26
咽炎顾名思义是发生在咽部黏膜和黏膜下组织上的炎症,这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咽炎又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前者起病急,起初只是出现咽部干燥和灼热,吞咽唾液时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伴有头痛、食欲减退以及发热和肢体酸痛,若疾病累及到喉部可出现咳嗽和声音嘶哑;后者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咽部干燥瘙痒和分泌物增多,总感觉有东西粘附在咽喉一般,吞不下去又咳不出来。虽然咽炎不是大疾病,不过却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近几年来,咽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特别是慢性咽炎,这主要跟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引发咽炎? 1、饮食太冷或太热 吃太热或太冷的食物可直接刺激咽部,使得咽部过度紧张,黏膜充血水肿,进而诱发或加重咽炎。 2、吃饭速度太快 吃饭时狼吞虎咽,食物还没有经过细细咀嚼就直接吞咽下去,粗糙的食物可加重咽部承受的负担,使得炎症难以去除。 3、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长时间吃辛
发布时间:2024-02-26
大多数人把头晕和眩晕混为一谈,就医时无法表达清楚,但两者完全不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头晕和眩晕发病率快速增加,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头晕和眩晕有什么区别? 1、头晕 头晕并不会出现运动错觉,看东西时并不会感觉到物体和自己在动,只不过会出现头重脚轻,头沉脑胀以及意识不清晰等。头晕常见于颈椎病、过度劳累和紧张焦虑及抑郁、失眠和贫血、心脏病等,并不会伴随着看东西旋转;服用太多降压药同样也会引起头晕。 2、眩晕 睁开眼睛时感觉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闭上眼睛后总觉得身体在漂移,这就是所谓的眩晕。眩晕是因为中枢通路和前庭周围神经发生病变造成的。 如何缓解头晕和眩晕症状? 1、保持饮食清淡 时刻注意饮食清淡,远离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一顿饱餐后大部分血液流向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可加重头晕症状,因此应采取少量多餐原则。冬季天气干燥,喝水少,身体
发布时间:2024-02-26
根据味道,食物分为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和咸的。有些人嘴巴中不吃东西时,嘴巴里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异味,如口酸、口甜和口咸等,不同的味觉代表着不同的疾病。 如何通过味觉来判断患有什么疾病? 1、口辣 舌头温度偏高时,舌黏膜对痛觉很敏感,会使得口腔中有辣味。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口辣一般是胃火上炎或肺热造成的,常常伴有舌苔薄黄、不停的咳嗽和咳出黄脓痰等,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更年期综合症和高血压,也有可能是支气管肺炎和神经官能症引起的。 2、口咸 总觉得口咸,一般是因为口腔唾液中的矿物质含量多,唾液偏碱性,常见于口腔溃疡、神经官能症以及慢性肾炎或慢性咽炎等。肾虚也会导致口咸,过度劳累、纵欲、身体虚弱和久病等会造成肾虚,除了口咸外,也伴有午后潮热、腰膝酸软以及舌红少苔等。 3、口苦 偶尔感觉到嘴巴中发苦,一般是情绪不良、工作压力太大、经常熬夜晚睡、运动量不足和饮食不规律造成的。中医认
发布时间:2024-02-26
科学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如减肥瘦身,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抵抗力,愉悦身心和延年益寿等功效。不过错误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导致伤痛,严重时可丧失正常的运动能力,因此运动时应积极防止以下几类伤。 运动应积极防止哪几类伤? 1、肌肉拉伤 做对抗性运动时易出现肌肉拉伤如打羽毛球、打篮球或踢足球等。细小的肌纤维撕裂可出现明显的疼痛,肌肉力量也随之下降;大块肌纤维撕裂可造成剧烈疼痛,导致肌间血肿,运动能力也随之丧失。运动过程中出现肌肉明显疼痛和肿胀,还需立即就地休息,通过冷敷或冰敷且抬高患处的方式来调养,不能随意揉搓和热敷,以免加重其症状。 2、擦伤 擦伤也就是皮肤表皮破损,不过没有深及皮下软组织。若擦伤部位表浅,创面没有污物,不妨用棉签蘸取少量碘伏做环形擦拭;创面上有油污或泥土,还需在专业医生清洁创面,然后进一步消毒包扎。 3、腰部扭伤 突然转身或搬重物时可能会造成腰扭伤,这种情况
发布时间:2024-02-26
跑步是老少皆宜的有氧运动,科学规律跑步能起到减肥瘦身目的,又能改善心肺功能和强身健体。跑步时脚踝承受着较大的重量,跑步姿势不当特别是落地动作错误就会造成脚踝疼痛,甚至引起脚踝受损,那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如何缓解跑步后脚踝疼痛问题? 1、运动前做好热身 大多数人跑步前没有热身的习惯,刚开始就以很快的速度跑步。但没有提前动员身体,肌肉粘滞性大,关节滑利性差,运动过程中易出现关节、肌肉以及韧带损伤。跑步前要有5~10分钟的热身,特别是冬季,可选择慢跑、开合跳或是原地踏步走以及高抬腿等,这样能更好地激活肌肉,使得关节能充分活动开,利于心肺功能适应运动时供能需求,从而避免运动损伤发生。 2、调整好跑步姿势 跑步时脚落地姿势错误,落地时步幅比较大或缓冲不当,脚踝受到的冲击力更大,特别是跑量较大时易出现脚踝疼痛。跑步时身体重心应保持平稳状态,左右摇晃幅度不能太大。身体应稍微前倾,维持
发布时间:2024-02-26
尿酸高的现象现在越来越普遍,不光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甚至有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出现。其实尿酸偏高的现象,跟个人的饮食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的,像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比较喜欢吃高嘌呤的食物,尤其是海鲜,啤酒这些东西,就容易造成血糖不断的升高,尿酸难以融化,形成结晶就会在关节的位置堆积,这样就容易诱发痛风,所以出现痛风的情况要及时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那么降尿酸要怎么做呢? 1、尽量选择低嘌呤食物 世上美食千千万,各种美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含有的营养成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想要改善尿酸的患者来说,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的去吃一些低嘌呤的,像是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牛奶,这些食物的摄入对于身体新陈代谢是很有帮助的,像是水果类,比如草莓,苹果,葡萄等都非常好,而蔬菜类的常见的黄瓜,冬瓜也是上佳的选择。 2、肉类要尽量少吃 肉类美食相信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
发布时间:2024-02-26
运动后的营养摄入一直是健身爱好者关注的焦点。许多人都听说过“运动后进食是增肌的黄金期”这一说法,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却往往让人困惑。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运动后进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来促进肌肉生长。 运动后为何是增肌的“黄金期”? 当我们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时,肌肉纤维会受到微小的损伤。而运动后的进食,特别是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肌肉更快地修复,促进肌肉生长。这是因为运动后的身体处于一个“窗口期”,此时肌肉对营养的吸收特别高效。因此,利用好这个“黄金期”,可以大化运动带来的增肌效果。 应该吃什么? 运动后,建议摄入含有高质量蛋白质和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蛋白质是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修复肌肉组织,促进肌肉生长。而碳水化合物则可以补充能量,帮助恢复体力。例如,一份鸡胸肉搭配糙米或全麦面包就是不错的选择。 进食的时间有讲究吗? 进食的时间确实有一
发布时间:2024-02-26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肠道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肠道不仅关乎营养吸收,还与免疫力、心理健康等方面息息相关。然而,关于肠道健康的误区却层出不穷,这些误区可能会误导我们的健康观念,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本文将揭示几个常见的肠道健康误区,帮助您更好地呵护肠道健康。 误区一:某种食物营养价值高,就一味地多吃 很多人认为某种食物营养价值高,就一味地多吃。然而,营养价值再高的食物,也不宜过多食用。因为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过多摄入食物会增加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遵循“适量、均衡、多样”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肠道健康。 误区二:肠道不适就是便秘或腹泻 肠道不适的表现有很多种,便秘和腹泻只是其中的两种。有些人一出现肠道不适,就认为是便秘或腹泻,从而盲目使用药物治疗。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掩盖真实的病因,导致病情恶化。我们应该关注肠道不适的
发布时间: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