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又称为B型超声,为二维灰阶超声,属于超声检查技术的一种,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为彩超仪器,其包含了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功能,单独使用B超检查的设备已基本被淘汰。 B超检查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超声波具有的反射、折射、散射、衰减、吸收等多种物理特性,当其穿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时由于声阻抗不同而产生不同强度的回波信号,这些回声信号被超声探头接收后,经计算机处理以各种声像图呈现在显示器上,医生通过分析声像图对疾病作出诊断。 该检查方便快捷、安全无辐射,且价格便宜,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广泛应用于腹部脏器、浅表器官、肌骨关节及妇产科检查等。
发布时间:2023-01-08
正常人的恐惧或厌恶:正常人面对一些密集物体或孔洞图案时,也可能出现排斥或恐惧感,但这种恐惧是合理的,发生的频率、程度都明显轻于密集恐惧症患者。 其他类型神经症 广泛性焦虑二者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广泛性焦虑的焦虑情绪持续存在,没有明确对象,且不伴回避行为。而密集恐惧症患者的焦虑有明确的激发因素,呈发作性表现,患者会主动回避刺激因素。 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强迫性恐惧主要源于自己内心的思想观念,且有反强迫表现,并非像密集恐惧症那样对外界事物本身的恐惧。 颞叶癫痫 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无具体恐惧对象。发作时伴意识障碍,典型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
发布时间:2023-01-07
体格检查:出现密集恐惧症的时候,可能会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面色苍白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脱离环境后会恢复正常。密集恐惧症患者查体时常无明显阳性体征,主要通过神经专科查体排除其他神经病变。 实验室检查:患者可能需要完善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评估内分泌功能、脑电图、神经系统检查等,从而排除内分泌疾病、神经疾病等躯体病变。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排除器质性病变。 TQ量表:国外学者提出了针对密集恐惧症患者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崩溃、恶心、厌恶、焦虑、恐惧等各种不同反应组成的17个项目,用来评估密集物体图像引起的心理和躯体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诊断时医生可向患者展示一些类似的密集物体或孔洞的图像,通过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评估患者患病可能及病情严重程度。
发布时间:2023-01-07
目前尚无针对密集恐惧症的明确、统一的诊断方法,可根据恐惧症以及特定恐惧症的诊断标准辅助诊断: 对特定事物或情景产生显著恐惧或焦虑,密集恐惧症患者主要是对密集物体或成簇的孔洞形状等表现出不适反应。 恐惧对象几乎能立即促发恐惧或焦虑。 患者通常主动回避恐惧对象,或带着恐惧、焦虑等情绪忍受。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与实际危险程度不相称。 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 患者的恐惧、焦虑或回避可引起个人痛苦,甚至造成社会功能损害。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引起的恐惧、焦虑。
发布时间:2023-01-07
研究表明密集恐惧症常见的伴发疾病有广泛性焦虑和抑郁症。 广泛性焦虑 即慢性焦虑症,常缓慢起病,持续时间较长。核心表现为精神上的过度紧张、担忧,如担心身体等。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不安,呼吸道、胃肠道等不适,可伴胸骨后压痛感、气短、呼吸困难、肌肉紧张等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可表现为心动过速、口干、出汗、便秘或腹泻、恶心等。其他症状包括头昏、行走不稳、觉醒度增高等。 抑郁症 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消极、精力减退等,严重者可伴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发作时可伴有焦虑、强迫症状等。生理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等。典型睡眠障碍是早醒,且醒后不易再次入睡。
发布时间:2023-01-07
生理症状 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活跃症状,如恶心、头晕、心悸、战栗、气短、出汗、瘙痒、起鸡皮疙瘩、头皮发麻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心理症状 恐惧症患者面对恐惧对象时可出现强烈的恐惧。但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密集恐惧症患者面对密集物体或图案时,情绪不适以厌恶为主,只有小部分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大部分密集恐惧症患者可伴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紧张,严重焦虑者可出现惊恐发作样表现。患者极力回避恐惧对象,或带着不适感去忍受,且患者常常明知这种恐惧或厌恶情绪是过分的、不合理或不必要的,仍不能控制情绪。
发布时间:2023-01-07
主要用来辨别脊髓及脊神经是否存在异常。 脊柱侧弯可发生于青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期45度以内的脊柱侧弯,利用尚存的生长潜力、经过系统治疗大多数患儿的脊柱侧弯可以获得矫正。脊柱侧弯常合并其他相关脊椎畸形及脊髓发育异常,由于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成像功能,是目前脊髓病变的选影像诊断方式,CT多平面重建可以用来观察是否合并有脊柱畸形。
发布时间:2023-01-07
去医院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一般流程如下: 一: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到放射科或医学影像科预约检查时间和检查室,知晓相关的检查前注意事项。 二:患者根据预约时间到指定的检查室等待检查,进入检查室后,根据医生的指示做好检查前准备,包括检查体位及呼吸训练等,检查过程中不可更换姿势,磁共振成像平扫多在20分钟内完成,具体时间以检查的实际情况为准;依据不同检查部位及检查方式,磁共振增强检查时间较平扫检查时间长约10分钟;多个部位检查的时间可有所延长,具体和检查部位有关。 三:检查结束后,磁共振成像平扫患者可以自行离开检查室,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需要在检查室观察30分钟,保证及时观察到对比剂过敏反应;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取检查结果,然后反馈给临床医生。 报告解读:拿到结果之后,咨询自己的主管医师进行解读。
发布时间:2023-01-07
对于不同部位的检查,其是否需要空腹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空腹检查的系统:消化系统,一般建议在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水,防止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可以不用空腹检查的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五官、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 磁共振增强检查前需要患者禁食水4小时,避免少数患者因对比剂过敏而发生恶心、呕吐,导致发生误吸。
发布时间:2023-01-07
对于患者而言,磁共振成像检查是较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其本身不具有辐射。 对于患者而言,除了部分患者会对发热、周围神经刺激和噪音有不适以外,磁共振平扫并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如果是磁共振增强检查,可能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含钆对比剂过敏反应。
发布时间: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