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脂溢性皮炎易复发或症状加重的季节。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及面部出现油腻性鳞屑,伴有瘙痒,严重时可能导致脱发。由于冬季气候干燥、室内取暖使空气更加干燥,皮肤屏障功能易受损,加之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脂溢性皮炎更易复发。
发布时间:2024-12-04
手脚冰凉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里,很多人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然而,如果手脚长时间冰凉,甚至不分季节地出现,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手脚冰凉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 一、气候寒冷 气候寒冷是导致手脚冰凉的常见原因。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自动收缩血管,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这种血管收缩会导致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手脚冰凉。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保暖来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比如穿棉服、戴手套,或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慢跑等,来促进血液循环。 二、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表现为畏寒肢冷、头晕耳鸣、疲倦无力等症状。气血不足的人,由于血液无法充分到达四肢末端,因此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手脚冰凉,可以通过食物调理来改善,比如多吃些温补气血的食物,如桂圆、大枣、红肉、动物肝脏等。此外,
发布时间:2024-12-03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胃作为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更是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然而,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忽视了对胃部的保养,导致各种胃部疾病的发生。那么,如何有效地养胃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12-03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提升免疫力成为了我们追求健康的重要一环。免疫力,作为身体的首道防线,其强弱直接关系到我们抵抗疾病、保持健康的能力。幸运的是,通过合理的饮食,我们可以为免疫系统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从而增强其战斗力。那么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食物有哪些? 1、蛋白质:免疫细胞的基石 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的基础物质,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优质蛋白来源包括瘦肉(如鸡胸肉、猪里脊)、鱼类(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豆制品(豆腐、豆浆)、蛋类和奶制品。这些食物不仅提供了必需氨基酸,还富含B族维生素,有助于促进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增殖。 2、维生素C:抗氧化的小能手 维生素C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同时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是提升免疫力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柑橘类水果(橙子、柚子、柠檬)、草莓、猕猴桃、红椒和绿叶
发布时间:2024-12-03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需要格外注意,因为低温会使得心脏负荷增大,血压升高,从而增加了心梗、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为了帮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平稳度过寒冬,以下是一些建议,同时也包括了如何识别高危胸痛和致命胸痛的基本指南。 如何安稳过冬?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保持室内温度在18-21°C之间,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减少体温调节的压力。 规律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早晚时段,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按时服药: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控制饮食:低脂、低盐、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和高胆固醇食物。 适量运动:坚持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瑜伽等,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大。 避免感染: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充足睡眠:保证高质量的睡眠,避免熬夜。 情绪稳定:保持乐观态度,避免过度
发布时间:2024-12-03
ABO溶血症,又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指因母子ABO血型不合而引起的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发布时间:2024-12-03
2024年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为: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4-12-03
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空气湿度的降低,荨麻疹的复发率也随之上升。荨麻疹,又称为风团或风疹块,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因此,了解并实践预防荨麻疹复发的策略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4-12-03
牛奶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人类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仅因为它那丝滑的口感和丰富的风味,更在于它所含的多元营养元素,为人体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基石。本文将深入探讨牛奶这一营养宝库,揭示它如何滋养我们的身心。
发布时间:2024-12-02
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空气湿度的降低,孩子们容易患上各种呼吸道疾病,咳嗽便是其中常见的症状之一。面对孩子持续的咳嗽,家长往往心急如焚,但又不知从何入手。 1。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孩子冬季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支气管炎、肺炎、过敏等。家长应首先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是否伴有发热、咳痰、喘息等,并尽快带孩子就医,通过血常规、CT、喉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支气管炎: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炎:根据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过敏:远离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等。 2。日常护理与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外,良好的日常护理和生活习惯调整也是缓解孩子咳嗽的措施。 多休息:孩子咳嗽时,身体需要更多的休息来恢复健康。家长应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减少身体负担。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发布时间: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