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是轻型,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对于这些老人,不要盲目服药。感染之后如果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严重,可以吃一些对症处理的药物,但都要在说明书的指导下,结合老年人年龄的情况合理使用。 另一方面,老人一旦有重症化倾向,不建议自行购买新冠治疗的药物。新冠治疗的药物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建议单独使用。 感染新冠并转阴之后,并不意味着战斗结束了。 在感染过程中的发热、咳嗽等,是一次机体通过免疫系统和病毒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消耗了大量能量,免疫系统细胞大量死亡。 因此,经过这场和病毒的斗争之后,我们的免疫力相对低下,营养状况也比之前差。转阴之后的康复期,机体也进入到相对脆弱期。 在此期间,继发感染的风险大,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也大。此时老人要规律作息,加强营养补充,让免疫系统得到修复。
发布时间:2022-12-27
老年人如果是轻症,可以居家监测观察,但需要进行详细的自我监测,老人的家人和照顾者也要更细微地观察老人的身体变化。 由于新冠病毒主要影响呼吸系统,一旦有重症化的倾向,首先会影响到呼吸功能。从外观上看,老人会有胸闷气促的表现,呼吸频率加快。当症状加重时,老人会出现神志萎靡甚至淡漠的情况。 老年人有时会发生“沉默性缺氧”。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代谢率以及对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发生重症化的倾向时,自己并不能表现出来。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购买一个指夹式血氧仪,可以更精准、及时地反映老人呼吸功能的下降。 同时,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要关注其原有基础疾病的症状是否加重。当出现原有基础病症状加重时,也需要及时就医。
发布时间:2022-12-27
不少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经历了7天左右的“居家抗疫”目前已逐渐康复。感染期间的衣物、生活用品上是否还有病毒残留?是否会造成二次感染?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后被家中物品感染的风险很小。这跟病毒特性相关: 1、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物体表面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不是主要传播途径。新冠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比如金属表面、硬质桌面表面,它的存活时间很有限。 2、病毒需在人体内存活。研究显示,病毒离开人体,在常温、干燥、硬质表面,2~3个小时就会失去活性,也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3、新冠病毒不怕冷,怕热。常规实验室里,56℃的温度下30分钟就失去活性了。理论上90℃高温下仅1分钟就能杀死病毒。 4、痰液是病毒的“温床”。因为痰液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病毒在其中,特别是冬天低温时,如果还在有水的环境下,那么存活十几天也都有可能。
发布时间:2022-12-27
如果同住人不幸中招,脑卒中患者要做好自我防护及自身健康监测,密切观察体温及上呼吸道症状。如果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脑卒中患者,有条件的话,尽量更换陪护人,或使用一些电子产品进行“云”沟通,酌情减少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时间与次数,接触时要做好防护,感染者应规范佩戴N95口罩和规范洗手。
发布时间:2022-12-27
一是规范用药,不要自己随意减停药物,否则容易使得血压、血糖等指标波动反弹,反而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不利影响,引发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是脑卒中的发生。 二是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数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所以在服用退烧药时要慎重,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阿司匹林要避免与布洛芬联用,可能会增加出血和胃粘膜损害风险。退烧首选物理降温,如体温超过38.5°C或严重疼痛影响休息,则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用药期间,密切关注出血表现,比如牙龈出血,鼻黏膜出血,胃肠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等,万一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需要及时到急诊就诊。 三是部分脑卒中患者日常服用他汀类药物或活血化淤类中成药,在服用复方感冒药的时候要注意成分,避免多种中药联用,减少可能的肝肾损伤风险。
发布时间:2022-12-27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新冠感染症状相对较轻,多为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或普通型,多为上呼吸道症状。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若卒中病情及基础疾病稳定,新冠感染症状为无症状、轻症,可居家隔离,不用过度焦虑,注意休息,一定要多“入”,包括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营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及脑卒中症状的变化,避免脑卒中复发。
发布时间:2022-12-27
整体来说,脑卒中患者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并不比正常人群高。但是由于冬季寒冷、气候骤变,运动减少等因素,人们的血压、心率波动可能比较大,所以冬季是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再加上,脑卒中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者伴有脑卒中严重后遗症,如偏瘫卧床及营养不良等,抵抗力会偏弱一些,相比之下更容易中招。脑卒中患者如果卒中症状严重或基础疾病控制不好,则出现重症的几率可能更大。
发布时间:2022-12-27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风团和血管性水肿。风团是一种局限的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中心性水肿性团块,是由于肥大细胞活化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周围多伴有反应性红晕,通常在24小时内消失,但皮疹可反复发作。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突发的红色或肤色真皮深层,皮下及黏膜的肿胀,疼痛而非瘙痒,较风团消退慢。除极少数并发呼吸道或其他系统症状外,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发布时间:2022-12-27
风湿免疫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几率较普通人群升高,因此处于病情稳定3个月以上,如无其它禁忌症,在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下,鼓励接种。正在服用免疫病治疗药物的患者也可以进行接种,大部分免疫病治疗药物对患者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影响较小,可咨询专科医生酌情调整免疫病治疗药物和疫苗接种的间隔。
发布时间:2022-12-27
由于新生儿感染症状常不典型,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次数>60次/分)、拒食或奶量明显减少、腹泻、发热、反应差、皮肤发白、发灰、发紫等表现,需进一步就医。 希望新晋爸妈做到不恐慌,科学积极应对,共同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