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具有抵抗厌氧菌群的作用,而促使牙周炎发生的致病菌则是牙龈卟啉单胞菌,也是厌氧菌群当中的一种,因此甲硝唑对于牙周炎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既可以口服甲硝唑,也可以使用甲硝唑牙用膜,两种给药方式效果都比较明显,相比而言,牙用药膜的效果要更明显一些。 甲硝唑还可以作为智齿冠周炎的辅助药物,因为甲硝唑具有抗的作用。对于智齿冠周炎引发的牙龈疼痛以及面部肿胀有不错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避免炎症扩散到面部,从而缓解由于智齿冠周炎导致的牙痛。
发布时间:2022-12-27
夏天眼睛发红,可能是几种情况,如出汗后汗水流到眼睛里对角膜形成刺激,眼睛就会发红,但往往很快就消失。 还有的是因为不注意卫生,乱揉眼睛,或是游泳时水质不干净,而感染了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除了急性结膜炎外,夏天还是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此外,空调环境里干眼症导致的眼睛慢性发红在夏天也很常见。
发布时间:2022-12-27
对部分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来说,湿热本身就是一种过敏原。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要做好如下防护: 长时间使用空调后,注意清洁消毒;每天给房间开窗通风,必要时使用一些能进行室内除湿、干燥的设备;少吃海鲜、芒果等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适当吃一些薏米、山药粥等健脾去湿的食物; 出现荨麻疹,除口服抗过敏药外,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此外,每到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日光性皮炎患者也很容易受伤,暴露的皮肤经常被太阳晒得发红、肿胀甚至出水疱。
发布时间:2022-12-27
预防肝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平时不饮酒或适度饮酒、控制体重、健康运动、保持愉悦心情,不过量服用或乱用药物、保健品。避免进食霉变、未煮熟、生冷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预防肝炎,需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可预防乙肝、丙肝、丁肝的发生: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不明来源血制品,避免剃须刀、指甲剪等个人器具混用; 不在无资质的医院及诊所进行修牙、拔牙、洗牙、胃肠镜检查、外科手术、分娩等医疗行为;不与他人发生不洁性行为;远离毒品等。对于经常接触乙肝患者但自身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者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以获得对乙肝的持久抵抗力。
发布时间:2022-12-27
肝炎有极强的传染性。不同类型的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致病菌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医源性传播;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发布时间:2022-12-27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当多种致病因素使肝细胞受到损伤,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并发生肝脏功能指标异常时,就会导致肝炎的发生。酒精、药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因素是引发肝炎比较常见的病因。此外,细菌、寄生虫侵袭、先天代谢异常、全身系统疾病累及肝脏时,也可以导致肝炎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2-12-27
误区一:同时服用多种保肝药可以保护肝脏。 临床上,保肝药是一类具有改善肝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主要分为抗炎类、降酶类、解毒类、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类、利胆护肝类、促进能量代谢类,共六大类。每种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均不同,且保肝药也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同时服用多种保肝药并不能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反而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肝功能异常、肝损伤病因很多,一定要到医院经专科医生评估,寻找确切的病因,遵医嘱服用保肝药,切忌自行购买随意搭配。 误区二:服用保肝药就能预防肝炎。 咱们常说的肝炎,在临床上主要是各种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的预防主要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如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关注饮食、饮水、环境卫生健康,做好服务行业公共餐具等消毒,易感人群接种疫苗等。保肝药并不能预防肝炎,主要用于治疗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伤。预防肝炎比较有效的办法还
发布时间:2022-12-27
一,生活习惯要规律,进行适当运动,保持低油少盐少糖的饮食。正常起居,保证睡眠也很关键。 二,避免噪声,远离噪声。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影响。 三,正确用药,定期检查。老年人可能有一些基础病,要吃很多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需要定期随访检查,必要时到医院做一些听力检查,如有问题要及时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发布时间:2022-12-27
1.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均须先找出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2.去药店购买镇痛药时,尽量先咨询医生或执业药师。 3.服用前,切记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全面了解用法、用量以及使用禁忌。 4.药物治疗以口服用药为主,尽量使用比较低的有效剂量,避免过量及同类药物重复、叠加使用。 5.服用镇痛药前后千万不能饮酒,否则会引起肝脏和肾脏损害。
发布时间:2022-12-27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5级,依次是: 0度: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Ⅱ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镇痛药。 Ⅲ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发布时间: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