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医学上称为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拉肚子呢?这背后涉及了多个因素,包括感染、饮食、药物作用等。
发布时间:2024-06-15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也逐渐下降,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带状疱疹病毒的侵袭。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增加中老年人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发布时间:2024-06-15
这几日全国多地都发布了高温橙色甚至是红色预警,某些地区的气温甚至突破了40℃!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对于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来说,也是一大考验,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造成心脑血管事件的突发。 在炎热的夏日,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在高温下,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包括心血管等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也与一些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规避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有关。 每每夏天炎热的时候,急诊科都会接到这样的心梗、脑中风病例,就是因为骤然的低温刺激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有的情况是因为天太热贪凉,用冷水冲澡,就引发了心梗;还有的情况是一顿冰啤酒下肚,就导致了脑梗问题;更有一些本身就高危的患者,从炎热的室外,骤然进入空调调节温度过低的室内,也会导致一些突发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特别炎热的夏天,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高危、极高危风险的人
发布时间:2024-06-15
牛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其品质与种类繁多,让人在选择时常常感到困惑。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牛奶才是好的呢?本文将从探寻牛奶的秘密、牛奶品质比较以及挑选牛奶的要素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专业且实用的建议。 一、探寻佳牛奶的秘密 1。牛奶的来源与生产过程 优质牛奶的源头在于健康的奶牛。奶牛饲养环境良好,饲料安全无污染,是产出高品质牛奶的基础。此外,生产过程中严格的卫生标准与质量控制,也是确保牛奶品质的关键。 2。牛奶的营养成分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及比例,对牛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优质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适中,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 二、牛奶品质大比拼:哪种优选? 1。鲜牛奶与常温奶 鲜牛奶通常指巴氏杀菌奶,保质期较短,但保留了牛奶的原始风味和更多营养成分。常温奶则经过高
发布时间:2024-06-15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其治疗涉及多种药物和方法。以下是对白癜风常用药物的详细科普:
发布时间:2024-06-14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物质,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而牛奶则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如果吃完柿子后立即喝牛奶,柿子中的鞣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可能会在胃酸的作用下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严重的可能形成胃柿石,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建议吃完柿子后间隔1-2小时再喝牛奶,这样可以降低鞣酸与蛋白质结合的风险。同时,如果本身对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或酸奶等替代品。 吃完柿子后不建议立刻喝牛奶,间隔一段时间再饮用。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如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大家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李瑞斌医生。
发布时间:2024-06-14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问题往往被我们忽视,尤其是在睡眠这一关键的生理过程中。许多人在睡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却并未意识到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其中,若睡觉时频繁出现以下三个异常,很可能就是高血糖在“报到”,此时降糖措施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24-06-14
献血是一项充满爱心的公益行为,但在献血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自己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也为受血者提供一份高质量的血液。
发布时间:2024-06-14
有人以吃得饱为好,有人遇到美食就容易吃撑……那么,一顿饭吃太饱的人,身体在经历什么? 一顿饭吃太饱的人,身体在经历什么? 一般建议每餐吃七八分饱,为什么不建议每顿吃太饱? 1、每餐吃太饱,更容易胖起来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每人每天多摄入45千卡能量(相当于多吃一口),一年后体重可增加1公斤。 很多人对于“45千卡”没有概念,吃掉45千卡就相当于: 吃米饭40克(半个拳头大小); 水饺25克(1~2个饺子); 吃烹调油5克(一瓶盖的量); 吃15颗葡萄干(差不多是小半把); 吃1/4个鸡腿或者1/4个完整的鸡翅; 吃1粒黑芝麻汤圆。 2、每餐吃太饱,心脏也会有压力 人在吃饭时,心脏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脏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张压(低压)降低,大约持续30~120分钟。 吃饭对心脏影响的程度与进食量的多少有关,食量越大影响越显著。而吃饭过快的直
发布时间:2024-06-14
湿气侵入到体内之时,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沉重”,大脑会感觉到没精神,全身会感觉到乏力,生活状态不佳。因此当身体湿气过重时,一定要积极去湿气。体内湿气重怎么办?如何去除体内在湿气?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1)热水泡脚 体内湿气大怎么办?每天晚上睡觉前使用40℃的水来泡脚,可以促进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可以在水里放入艾草泡脚去湿效果更好,但是泡脚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以后背微微出汗为好。 (2)运动排汗去湿气 通过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的方法排出体内的毒素和湿气,运动是去除体内湿气好的办法,但是运动之后要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这样才能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远离潮湿的环境 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会加重体内的湿气,所以要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与通风,不要直接在地板上睡觉,夏季不要喝冰冷的饮料。饮食可以适当的吃点辣椒对于去湿
发布时间: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