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由于习惯或工作长期站立。站立时腰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会承受较大压力,长期会出现腰椎、下肢关节问题。 建议:保持正确站姿,挺胸、抬头、双臂自然下垂,让全身重量均匀分布在两条腿上。站半小时后走动走动,坐一坐躺一躺。
发布时间:2023-02-10
总跷二郎腿会限制一条腿的血运,上半身重量压在一条腿上,导致骨盆和髋关节长期受压,容易酸痛,还可能出现肌肉劳损,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不均,引起脊柱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慢性腰背疼痛。 建议:保持正确坐姿,尽量不跷二郎腿。若一时改不了,每次翘腿别超10分钟。
发布时间:2023-02-10
下蹲时膝盖承受的压力远大于站立位时膝盖压力。研究表明,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时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跑步是4倍,而蹲和跪是8倍。 建议:老人和肥胖人群尽量不要深蹲,或应减少深蹲时间,别超过20分钟。老人下蹲好扶着桌子或椅子,减少膝关节压力。
发布时间:2023-02-10
窝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玩手机对骨头很煎熬。半卧位时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改变向前弯曲,椎间盘所受重力增大,久之会导致腰椎间盘受损、脊柱侧弯等。 建议:尽量选择质地偏硬的沙发,坐上去不会一下子就陷进去,休息时腰后尽量加个靠枕,让其支撑住后腰,利于腰椎放松。
发布时间:2023-02-10
长期背单肩包可能会引起高低肩,高低肩不仅仅是肩部的高低不平,长期如此,还会导致骨盆发生旋转,可能进一步导致长短腿。还可能会引起脊柱侧弯。特别是青少年时期,长期背单肩包会很大程度上导致脊柱侧弯,这是由于肌肉失衡所致。 建议:若路途较远,尽量背双肩包。
发布时间:2023-02-10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人们又开始了规律的日常生活。在长假中人们聚餐、娱乐,身体缺乏充分休息,生物钟被打乱了,突然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松垮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的工作,身心就出现了一些不适的症状,俗称“节后综合征”。怎样才能尽快摆脱“节后综合征”,恢复精神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呢?北京120提示您: 1.及时调整作息时间。节假日大睡特睡或者通宵达旦玩游戏的人不在少数。在刚上班的头几天,可以在睡前泡泡脚,消除身体疲乏,有助睡眠。睡觉时间也要比平时上班时提早一些,即使睡不着也可以假寐,自然而然就入睡了。 2.调整饮食。不少人表示假日太嗨,身心俱疲。顿顿大鱼大肉和重口味,肠胃出现不适的感觉。假期过后,大家可节制饮食,戒掉酒类和饮料,可以尝试“5+2”轻断食,给消化系统做减负。日常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胃肠道调整回正常状态。 3.运动调整精神状态。在假期中,人会变得“懒懒的”,假期
发布时间:2023-02-10
误区一:洗牙会使牙缝增大 由于牙石填塞+牙龈炎症致使局部组织肿胀掩盖了牙缝增大的事实,当牙石被洗掉后炎症缓解,牙龈肿胀消退,真实的牙缝就暴露出来了。所以菌斑、牙石才是导致牙缝增大的真凶。 误区二:洗牙会使牙齿松动 牙齿和牙周就像树木和土壤的关系,牙齿扎根的土壤(牙周)被炎症破坏了,牙齿自然就松动啦!洗牙前多半就已经有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甚至牙齿松动了。 误区三:洗牙会使牙齿敏感 当我们遇到冷热酸甜时引起牙齿的酸痛或“过电”似的感觉是很多人都体验过的。由于牙周炎、龋齿或楔形缺损等造成牙本质或牙根暴露,洗牙或冷热酸甜刺激接触该处均会引起短暂且程度不一的痛感,不用过分担心,这种敏感大多数都会在1~2周慢慢消退。 误区四:洗牙会把牙磨薄 洗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工作头高频率小幅度的振动把附着在牙面的脏东西分离下来,再利用软质的抛光杯把粗糙的附着面打磨光滑,并不会磨损牙体。
发布时间:2023-02-09
洗牙通常是用超声洁牙机通过超声波震动去除牙结石,再通过水雾冲走牙结石碎片。 洗牙是牙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彻底的龈上洁治,一般1~2周内大部分牙龈炎可以自愈。 洗牙也是牙周炎治疗的初阶段,通过洁治术,使牙龈炎症消退或明显减轻,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龈下刮治等其他治疗。 洗牙还是牙周维护治疗阶段的重要手段,定期洗牙(每年1~2次),还可以防止牙周疾病的复发,清除日常清洁中未清除干净的菌斑、牙石,是维护牙周健康、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洗牙 戴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一部分不适宜使用超声洁牙机洁牙。 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心绞痛患者也不适宜立即洗牙。 做过支架手术的建议半年后再洗牙。 口服抗凝药物者需要暂停抗凝药物才能进行洗牙。
发布时间:2023-02-09
因刷牙不能清除牙缝间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故每天应使用冲牙器、牙线或牙缝刷等清洁牙缝1~2次。 若自行清洁不能消除“口臭”的话,就需要积极治疗口腔疾病,采用牙周治疗手段清除菌斑及牙石,控制牙周炎。 由于刷牙无法做到100%的有效率,从而形成菌斑堆积和牙石,一旦牙石形成就不能通过刷牙这些常规方法去除了,口腔洁治术(俗称洗牙)才是有效的方法,故定期洗牙(每年1~2次)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布时间:2023-02-09
1. 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 长期无质量的刷牙,造成细菌牙石、软垢等大量堆积在牙齿上,引起牙周组织炎症,产生腐败恶臭;炎症出血又导致患者不敢刷牙,口腔卫生加剧恶化,进一步加重“口臭”。 2. 龋病等牙体疾病 蛀牙引起深而大的龋洞,洞内滞留大量食物残渣饲养着无数细菌,一边搞破坏一边制造臭气波。 3. 食物嵌塞 俗称“塞牙,”大多数人都不陌生。由于嵌入食物不能及时清除滋生大量细菌,从而产生“口臭”。 4. 舌苔 舌背上薄白而润的苔状物。由脱落细胞、唾液、细菌、食物残渣、白细胞等组成的混合物;面积大且厚的舌苔更易发生“口臭”。 5. 不良修复体 不良修复体边缘和内部容易滞留食物残渣,繁殖细菌,从而产生异味。
发布时间: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