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哮喘高发季节,季节变化带来的冷空气刺激、气压变化,以及秋分时节常见的过敏原,如蒿草花粉、霉菌、尘螨等,都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危险因素。
发布时间:2024-10-09
湿气,作为理论中的一个病理概念,是指体内水分过多,无法正常排出而引发的身体不适症状。过多的湿气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幸运的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具有祛湿功效的蔬菜,尤其是以下几种,不仅能帮助我们排除湿气,还能健脾养胃,正当季食用效果更佳。
发布时间:2024-10-09
随着寒露节气到来,深秋的脚步悄然而至,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也日益干燥。在这个季节里,饮食习惯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维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以下是在深秋时节需要特别控制的三类食物。
发布时间:2024-10-09
中年人,习惯了保温杯里加枸杞;年轻人,喝咖啡也恨不得加几粒,枸杞在人们心目中的养生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枸杞真有那么神吗? 近日,《TheFASEBJournal》杂志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枸杞抗寒的机制,证明其确有“耐寒暑”功效。枸杞提取物能够帮助骨骼肌重塑,具有类似运动锻炼的效果,可改善肌肉健康。这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完全一致。 枸杞的营养价值确实丰富,长期食用有助健康,且老少皆宜,尤其适合需要整天面对电脑、工作压力大的打工人。因为枸杞所含的叶黄素、胡萝卜素能保护视力,多糖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缓解疲劳;黑枸杞富含的花青素,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秋季吃能御寒。新研究发现,枸杞可以通过促进白色脂肪代谢,产生热量,帮助人体御寒。用枸杞泡水食用,更能让人多喝热水。 泡不泡水皆可。从营养角度看,枸杞泡水的效果与直接吃差不多。人们喜欢
发布时间:2024-10-09
秋季,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免疫力容易受到影响,这为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带状疱疹,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疼痛和瘙痒的红斑和水疱。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指南。
发布时间:2024-10-09
为什么年纪轻轻会患上高血压?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发布时间:2024-10-08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时期,而饮水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在何时饮用也显得尤为关键。睡前是否喝水,实际上对身体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0-08
随着秋风渐起,空气中的湿度逐渐降低,干燥成为了这个季节的代名词。对于人体而言,秋季的干燥不仅会让皮肤感到紧绷不适,还容易引发呼吸道问题,如干咳、咽干等。中医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润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可以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三款经典养肺汤品,让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滋阴润燥,温暖整个秋冬。 一、银耳雪梨汤 材料:银耳2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枸杞少许(可选) 做法: 银耳提前泡发,去蒂撕成小朵,清洗干净。 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块。 将银耳、雪梨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约1小时。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调味,后撒上几粒枸杞点缀即可。 功效:银耳富含胶质,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雪梨则能清热化痰、生津润燥,两者结合,对于缓解秋季干咳、喉咙不适有良好效果。 二、百合莲子汤 材料:百合干30克、莲子50克、冰糖适量 做法: 百合
发布时间:2024-10-08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时间过的真快,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已至。这个时候明显可以感觉到天气已经变凉,今年寒露的具体时间是,10月8日3时00分,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呈现出了寒露的一个特点,北方此时已入深秋,虽蝉噤荷残,但菊花盛开,霜染红叶,南方则入秋不久,但是红黄夹杂、俏丽多姿,因此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都可以看到寒露时的一番秋景。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也是在告诉我们,天气开始由凉转寒,从此日开始,一天寒过一天,直至进入冬季。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寒露位于第十七个,在这个节令,寒气渐生,气候偏燥,饮食上,我们要及时的去调整,应该多注意防寒保暖、滋阴润燥。 今日就是寒露节气,有空没空,记得吃“5果”,为身体打好基础,顺利入冬!既然是深秋,那么距离冬季也就不远了,此时一定要注意多摄取营养,那么到了入冬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顺利,无病来扰。那么5果是什么呢? 1、无花果
发布时间:2024-10-08
秋季是毛囊炎高发季节,由于气温变化、空气湿度下降,皮肤容易变得干燥敏感,加之人们穿衣层次增多,皮肤摩擦和汗液滞留的机会增加,毛囊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毛囊炎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疼痛、瘙痒和感染扩散。因此,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毛囊炎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