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整天困乏无力、口干发苦,甚至皮肤有湿疹以及发痒的症状,随时随地困得不行?其实这可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因素均是湿气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那么,怎么知道体内有湿气呢? 如何察觉身体湿气?留意四个方面 1、居住环境: 有些人居住的环境比较湿润,这会格外容易形成湿气重的体质,湿气比较易于穿透,如果你居住的环境当中湿度很大,是极易进入人体,导致人体质出现湿邪之气。 2、皮肤湿疹: 皮肤上出现“小疙瘩”久不见好转,有瘙痒症状?多是湿气引发的湿疹。如果使用一般的膏药可能会止痒,但治标不治本,需要细细调理。 3、体重超标: 很多湿气重的人都会伴有肥胖的问题,有些还会有便秘的症状,甚至有时会三天没有宿便排出的情况发生,这些都会导致体重增加,如果去除湿气后,肠道健康,体重才会逐渐达到正常标准。 4、观察身体 除了上述所说的这些情况之外,我们还可
发布时间:2024-09-16
在中医理论中,“内热”是一个常见且复杂的体质现象,它并非指体表温度的升高,而是指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内热体质的人往往表现为口干咽燥、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等,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脏腑功能,引发疾病。了解内热,学会科学调理,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4-09-16
随着秋风渐起,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干燥成为了这个季节的代名词。对于我们的嘴唇而言,秋季的干燥更是让它们首当其冲,容易出现干裂、脱皮等问题,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疼痛不适。因此,学会正确的秋季唇部护理方法很关键。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秋季润唇秘籍,帮助你轻松打造水嫩柔滑的双唇。 一、了解秋季唇部干燥的原因 秋季气温下降,空气湿度低,加之经常暴露在寒风、暖气或空调房中,都会导致唇部水分快速蒸发,使皮肤表层的角质层变薄,保护能力减弱,进而引发干裂。此外,不正确的护理习惯,如频繁舔唇、撕拉死皮等,也会加剧唇部干燥状况。 二、日常唇部护理步骤 温和清洁:选择无酒精、无香料、适合敏感肌肤的唇部卸妆产品或洁面乳,轻柔清洁唇部,避免使用含有磨砂颗粒的产品,以免刺激唇部肌肤。 去除死皮:定期(一周一次为宜)使用唇部磨砂膏或细砂糖+蜂蜜自制磨砂膏轻轻按摩唇部,去除老化角质,但切记不要用力过猛
发布时间:2024-09-15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糖分似乎无处不在,从清晨的一杯蜂蜜水开始,到午后的一杯奶茶,再到晚餐后的甜点,糖分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饮食中。然而,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糖分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一、糖分的双面性 糖分,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是身体能量的来源。它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为大脑、肌肉等器官提供动力。然而,过量摄入糖分则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肥胖、龋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二、世卫组织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人和儿童应将其每日糖分摄入量限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进一步降低至5%以下将带来更多健康益处。以一个成年人每日需要约2000千卡能量为例,这意味着其每日糖分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内,理想状态是不超过25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值远低于许多人的实际摄入量。 三、识别“隐形糖”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摄入过多
发布时间:2024-09-15
在民间,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即茄子是“发物”,食用后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或诱发疾病复发。然而,这一观点在医学界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实际上,茄子不仅不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元凶”,反而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身体有益。本文将探讨茄子与免疫力的关系,并揭示真正需要少吃以维护免疫力的三类食物。
发布时间:2024-09-15
民间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适当进行“秋冻”,即不过早过多地增添衣物,可以让身体在逐渐降低的气温中接受适宜的凉爽刺激,从而增强自身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然而“秋冻”并不等于盲目挨冻。更不可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发布时间:2024-09-15
在探讨健康问题时,胸部结节这一名词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担忧。胸部结节,简单来说,是指胸部(包括肺部、乳腺及周围组织)内出现的异常小块组织或肿块,其大小、形态、性质各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了解胸部结节的基本概念,是我们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的第一步。
发布时间:2024-09-15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也暗藏着过敏的隐患。这几类秋季常见过敏因素注意提防。
发布时间:2024-09-14
随着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美好情感的节日,不仅是中国人心中团圆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这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24-09-14
秋季气候特点是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中医认为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燥是秋季的主气,自古以来就有“燥令伤肺”之说,其意思是说这个时节的人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所以秋季养生就要先养肺,防燥润肺。 秋燥症状: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刚开始的时候,鼻咽部先是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 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就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如果仅仅以咳嗽为主症者,则称为“秋燥咳嗽症”。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
发布时间: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