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作为B族维生素家族中的一员,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它参与红细胞的形成、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以及DNA的合成等多个关键过程。然而,由于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B12,需要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获取。当体内维生素B12水平不足时,身体往往会发出一系列异常信号,提醒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充。以下是人体缺乏维生素B12时可能出现的五大异常表现,若您也有类似症状,请务必重视并考虑补充。
发布时间:2024-09-11
常喝豆浆都有哪些益处呢? 豆浆是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每天适当摄入豆浆,能预防和控制很多慢性病。 改善心血管健康。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这种成分可调节脂蛋白水平,能帮助我们降低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并降低血脂。 有研究提到,大豆异黄酮能有效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豆浆中的钾含量还不错,对控制血压有很大的帮助。 调节激素水平。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对维持体内激素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身体缺乏雌激素的时候,代替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发挥雌激素的作用,同样也能在身体雌激素过多的时候,干扰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发挥抗雌激素的作用。 提高骨密度。女性在绝经后受到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的影响,骨骼中的钙也会快速丢失,导致骨质疏松。而豆浆中含有的大豆异
发布时间:2024-09-11
睡眠与我们的寿命息息相关,一些会影响睡眠的问题或许是疾病到来的信号!
发布时间:2024-09-11
虾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海鲜,深受许多人喜爱。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虾与某些食物的搭配问题。不正确的搭配不仅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甚至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虾后饮食的禁忌之谜吧! 一、虾后饮食禁忌大揭秘 在吃完虾之后,有些食物是需要我们特别警惕的。这些食物或与虾产生化学反应,或影响虾中营养的吸收,甚至可能引发身体不适。 二、吃完虾,这些食物要避开 1。寒凉食物 虾本身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如果与寒凉食物如空心菜、黄瓜、寒性水果等同时食用,可能导致腹泻、胃肠道不适。因此,在享用虾之后,应尽量避免这些寒凉食物。 2。高蛋白质食物 虾已经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如果再与大量其他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肉类等同时进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合理的饮食搭配应是适量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3。含鞣酸的食物 虾中的蛋白质与含鞣酸的食物如柿子、石榴
发布时间:2024-09-11
胃胀气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打嗝、嗳气等,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尽管胃胀气看似小问题,但其背后的原因却多种多样,了解这些症状及其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胃胀气的症状、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11
血管堵塞,是指血管内壁因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而逐渐变厚,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受阻。这个过程可能因多种因素加速,包括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压力过大以及遗传因素。血管堵塞并非一朝一夕,它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了解这三个阶段,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
发布时间:2024-09-10
在健康饮食的众多话题中,关于花生与高血脂之间关系的讨论时有发生,甚至有人将花生视为高血脂的“罪魁祸首”。然而,这一观点其实存在不少误解。本文将为您澄清花生与高血脂的真实关系,并列出四种在维护血管健康时应当尽量避免的食物。
发布时间:2024-09-10
什么是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是指大脑所需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这种状况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眩晕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脑供血不足甚至可能导致中风。 大脑虽然仅占人体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却高达全身的23%,因此,充足的血液供应对大脑至关重要。 脑供血不足的原因 1。动脉硬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变厚、变硬,使得血流受阻。尤其是颈动脉的狭窄,会直接影响到大脑的供血。 2。血栓形成 在血管内形成的血块如果完全或部分阻塞了血流,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 3。心脏问题 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泵血效率,从而减少送往大脑的血液。 4。低血压 血压过低时,身体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至各个器官,包括大脑。
发布时间:2024-09-10
秋燥,作为秋季特有的气候特征,分为温燥与凉燥两种形态,前者以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等症状为主,后者则伴有恶寒无汗、流涕等凉意。面对秋燥,传统养生学认为需以“燥则润之”为养生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滋养身心,保护体内的津液。
发布时间:2024-09-10
疱疹是一类由人疱疹病毒(HH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局部性皮肤或黏膜上的疱疹,常伴随瘙痒和疼痛。疱疹病毒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有8种与人感染密切相关的类型,如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等。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性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引发不同类型的疱疹,如口唇疱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等。
发布时间: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