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基础知识了解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可累及毛囊,临床表现为白斑或(和)白发。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治疗难度较大,易诊断难治疗是它的特点。
白癜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多种内外因素的激发下,出现免疫功能、神经精神及内分泌代谢等多方面的功能紊乱,导致酪氨酸酶系统抑制或黑素细胞破坏,使患病处色素脱失。
遗传因素:白癜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范畴。研究表明,家族中有白癜风患者的人,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白癜风,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10%-20%;若父母双方都患病,子女患病概率会更高。但需注意,遗传只是一个方面,即使存在遗传因素,也不一定会发病,还需外界因素的诱发。
自身免疫因素: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黑素细胞抗体等,这些抗体可破坏黑素细胞,导致黑色素生成减少。此外,白癜风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恶性黑色素瘤、糖尿病、肾上腺机能减退等。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与白癜风的发病密切相关。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诱发或加重白癜风。有研究表明,约2/3的患者在发病初期或病情发展阶段有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思虑过度等情况。
黑素细胞自毁因素:黑素细胞在合成黑色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如果积累过多,可能会对黑素细胞造成损伤,导致其功能障碍或死亡,从而引发白癜风。此外,一些外界因素,如过度暴晒、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也可能会诱发黑素细胞自毁。
其他因素:外伤、日光暴晒、摩擦、压迫等也可能诱发白癜风。外伤可导致局部皮肤的免疫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黑素细胞的功能;过度暴晒会使黑素细胞功能亢进,加速其消耗和破坏;摩擦、压迫等机械刺激可导致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不畅,影响黑素细胞的营养供应。
白斑特点:白斑多为指甲至钱币大小,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也有起病时为点状减色斑,境界多明显;有的边缘绕以色素带。在少数情况下白斑中混有毛囊性点状色素增殖,后者可增多、扩大并相互融合成岛屿状,白斑处除色素脱失外,患处没有萎缩或脱屑变化,白斑上毛发可失去色素以至完全变白,亦有毛发历久不变者。
分布情况:白斑的分布常不对称,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白斑沿神经节段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
发展变化:白癜风的白斑可逐渐扩大、增多,相邻的白斑可相互融合而连成不规则的大片,泛发全身,如地图状。有时正常皮肤残留在白斑之中,以致被误视为色素沉着,如发生于面部,常误为黄褐斑。部分患者在夏季日晒后,白斑中心或边缘色素再生,但到冬季色素又可消退。如想了解更多白癜风知识大家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北京国丹医院冯素莲医生。
下一篇:白癜风基础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