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脚步渐渐深入,我们迎来了炎炎夏日中的“入伏”时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入伏是夏季热的时段,人们往往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消暑降温。而饺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在入伏时节也常被端上餐桌。但你知道吗?在入伏时节吃饺子,并非所有馅料都适宜。医生忠告:韭菜芹菜靠边站,多吃这3种“解暑馅”更有助于身体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14
近视问题日益普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也给健康带来了诸多隐患。除了常规的眼科检查和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外,科学的饮食在预防和改善近视方面也有一定益处。
发布时间:2024-07-14
夏季天气炎热,此时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提醒大家,在消暑过程中,有许多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什么是中医所说的阳气? 阴阳在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各有侧重,阴气主要反映物质的一面,表现人的精气神,而阳气则突出反映能量,表现为各脏腑的功能状况。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就问题多多。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只要能从“阳气”两字下手,那么大部分的现代病就不会困扰人们,一切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会之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外面是生机一片,热气腾腾,我们身体内部却是凉爽的,就如同冬天的井水是温热的,夏天的井水却是冰凉的;冬天地下室是温暖的,
发布时间:2024-07-14
心肌炎,这一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的疾病,实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脏健康问题。简单来说,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的炎症性病变,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药物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其发病往往与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心肌炎的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能毫无症状,重者则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了解并预防心肌炎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4-07-14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对饮食文化不断的追求,从黎民百姓到古代君王都不例外。还记得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一些风尘异士做的一些菜,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黄蓉,能做的一手好饭菜,还有洪七公的叫化鸡等等,都对饮食乐不思蜀呀。而在当今现代更是五花八门的,什么什么菜系等等多的不得了。还有一些人不太注意饮食,记得我看过这样一则报到:在一个很穷的农村,有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买一些好吃的零食,把一个多月积攒下来的鸡蛋到集市上去卖,换回钱来给孩子买一些方便面、汽水等之类的东西。有的追求饮食的味道、营养,而有些追求好看、好吃。这些都是我们对饮食营养的不了解,不知道怎样吃才有营养、才更健康! 那我们如何来吃呢?如何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呢? 首先我们得对吃要讲科学:吃是与人俱生,与人并存,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头等大事。所有我们就要吃好。要注意营养,营养就像日记或工资一样
发布时间:2024-07-14
夏季是儿童腹泻的高发季节,其中的原因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孩子本身消化系统的功能发育就不成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另外,夏季气温高,湿度比较大,细菌容易滋生繁殖,污染水源、餐具或者食物。
发布时间:2024-07-13
爱牙护牙,从认识牙结石开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口腔健康往往被忽视,而牙结石作为影响口腔健康的一个因素,却常常不被足够重视。牙结石,顾名思义,是牙齿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坚硬物质,它不仅影响美观,更是牙周疾病的“温床”。 一、牙结石的形成 牙结石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牙菌斑和矿化的沉积物。牙菌斑是口腔内细菌与食物残渣混合后,在牙齿表面形成的无色薄膜,它几乎在每次进食后都会形成。如果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与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逐渐矿化变硬,形成牙结石。这一过程可能发生在牙齿的任何部位,但尤其常见于牙龈线以下和牙齿之间的缝隙中。 二、牙结石的危害 引发牙周病:牙结石为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细菌在此繁殖并产生毒素,刺激牙龈发炎,长期不处理会导致牙周炎,进而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影响美观:牙结石的黄色或褐色外观会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度,让人在微笑时缺乏自信。 口腔异味:牙结石中的细
发布时间:2024-07-13
健康体重不仅关乎外貌,更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过重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而过瘦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了解并维持健康体重对于每个人的生活不可缺少。
发布时间:2024-07-13
古人常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荏苒”一词在文人的笔墨中颇为常见,也被现代人常挂口中,却鲜有人知道它具体的含义。 其实它指的是一种很有名的植物,同时也是中医颇为喜爱的一味草药——紫苏。紫苏,古称“荏”,又有红苏、香苏、赤苏等名,是唇形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苏在中国的栽培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中就有关于紫苏的记载,足可见国人对紫苏的应用源远流长。 一、“紫苏”一名从何而来? 紫苏不仅有食用、药用价值,而且其名发音和含义隽永优美,也让不少人在取名时“盯上”了它,不过你知道紫苏的名字从何而来吗?这个故事还要从一个大人物说起。 相传,古代名医华佗在采药途中,偶然遇见过一只可爱的水獭。这只水獭因吃撑了导致腹部难受,因此自己寻找到一种植物,吃了一些后情况渐渐好转。 华佗见此情况,就对这种植物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其叶面
发布时间:2024-07-12
骨折后的康复之路。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骨折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且细致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1。休息 骨折后,首要的任务是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受伤部位过度活动,防止骨折部位受到二次损伤。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进行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休息并不意味着完全卧床不动,而是要根据骨折部位和程度,合理安排活动范围和时间。 2。饮食 骨折康复期间,患者应保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钙、磷、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加速康复进程。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抗炎、镇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镇痛药物则可以直接缓解疼痛症状
发布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