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经历血糖超标的情况。血糖高的人不吃药,如何降血糖呢?下文将为您介绍5种身体反应以及改善饮食习惯以降低血糖,帮助您预防和治疗高血糖。 一、血糖反应疲乏 超标后,不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内,细胞无法获取到所需的能量。通过补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能量的食物,尤其是含有低聚糖的粗粮,可以恢复身体的能量。此外,可以适当运动来加速身体能量代谢,提高身体能量水平,消除疲劳。 二、口渴、多饮和多尿 高血糖会影响肾功能,影响从身体中排出多余的水分。体内剩余的水分可以增加尿液产生,导致口渴。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多饮水、多食含水量丰富的蔬菜,例如西红柿和黄瓜,多尿可以帮助体内多余的糖分被排除。 三、感觉口干 超过24小时没有水分的情况下,会产生口干。建议每天摄取至少8杯水,如果口渴就可以额外增加水分摄取量。 四、皮肤感染 当血糖持续过高时,免疫系统反应就会
发布时间:2024-02-28
瑜伽现在非常流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瑜伽,比如说各种视频或者培训班。瑜伽有很多的益处,可以锻炼身体的肌肉,增加身体的灵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除此之外,瑜伽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缓解压力。 瑜伽的好处有哪些? 1、促进血液循环 瑜伽可以锻炼身体各部分,对心血管健康和血液循环非常有益。如果在瑜伽的过程中结合有氧运动,尝试一些特定类型的运动,例如力量训练,可以进一步增强心血管系统和促进血液循环。 2、改善运动表现 瑜伽也可以改善运动表现。不是要用瑜伽代替常规的运动训练,而是通过瑜伽来增强运动能力。因为瑜伽可以改善身体机能的许多方面,使锻炼都更加有效。通过瑜伽,力量将得到增强,专注力将比以前提高,耐力和平衡性将得到提高。将瑜伽作为锻炼计划的一部分,可以让锻炼更有效果。 3、减轻压力 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压力会造成肌肉紧绷,背部或颈部疼痛,头痛,睡眠问题,注意
发布时间:2024-02-27
想要延年益寿,只是一两天的养生是不可能的,需坚持科学规范性的养生方法,这样才能防止疾病缠身。但有的养生知识却正摧毁人们的健康,早知道早受益。 哪些养生知识摧毁人们的健康? 1、只要大量出汗就能减肥 有人认为出汗多,减肥效果越好,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因为身体中水分集中在体液和肌肉细胞中,根本不在脂肪细胞里。大汗淋漓后只是感觉到口渴,使得人们大量喝水,喝水后就能让体重恢复。不过排汗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能排出代谢产物和垃圾,若只是想大量出汗达到减肥目的是不可能的。 2、做局部锻炼就能减少腰围 通过锻炼身体能提高基础代谢率,锻炼时间消耗内脏脂肪,再消耗皮下脂肪。往往先消耗皮下脂肪血流量多的部位如脸颊或四肢。也就是说做全身锻炼才能真正在烧脂肪,一次锻炼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且长时间坚持下去。 3、身材正好的人不用锻炼 在很多人看来只有身体肥胖的人才去运动,身材好的人不用锻炼,其实这是
发布时间:2024-02-27
走路是公认的有氧运动且利于身体健康,不受到任何设备和场地控制,随时都可以走路,简单易行,又能方便调节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走路适合每个年龄段的人。有人说走路快慢决定寿命,这句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走路快慢决定寿命? 多走路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管堵塞,降低死亡率以及患上老年痴呆症几率。经过研究表明,走路速度慢,每秒只走0。4米,10年生存期只是达到30%。只要每秒能走1。3米,说明身体各项功能比较强。对于老年人来说,每秒走路低于0。6米,说明速度比较慢,各项功能降低,说明势必会缩短。由此可见,走路快慢确实会影响寿命。 但只要掌握科学规律的走路,就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患上疾病风险。坚持走路能消耗体内多余热量,避免脂肪堆积。走路时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使得血液会流到心脏,维护心脏健康。同时也能提高细胞活性,利于健全免疫系统,从而延缓衰老。走路也能让四肢得到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27
现代人工作比较繁忙,哪有时间去在意身体上的小异常,即使身体有不适感也是一直忍着,忍不住时会自行去药店购买药物,实在挺不住时才去大医院做检查。其实一些威胁生命的疾病都是由小毛病转化而来的,因此不能硬扛着身体上的症状,有病就要治疗。 出现哪些症状时不能硬扛着? 1、剧烈且难以诉说的头痛 若突然出现剧烈疼痛需警惕脑出血,即使疼痛只持续几秒钟也不能忽略,因为比较小的脑出血能自行被身体吸收,若没有得到重视,等下次脑出血时可危及生命。 2、不明原因的恐惧感 若出现焦虑且胸部有明显的紧迫感,说不出胸部哪个地方不适,这种情况下需警惕冠状动脉或主动脉疾病。若活动时症状出现,休息时能有所缓解,极大可能是冠状动脉疾病。有冠心病家族遗传史,且大量吸烟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时,需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3、突然眩晕 突然感觉到天旋地转,必须靠着东西才能站得住,这种情况下需警惕心律失常,也有可能是冠状动
发布时间:2024-02-27
亚健康并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而是长时间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结果,并且跟年纪没有太大的关系的。那么亚健康跟哪些因素有关?会有特定的发病年纪吗? 为什么会出现亚健康状态? 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工作压力、过度紧张、精神情绪刺激、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如污染、噪音,以及人体的自然衰老。中医认为亚健康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劳逸、起居失常、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又因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原因,引起机体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的不平衡状态。 亚健康跟体质有没有关系? 亚健康与体质有一定关系,因为体质可影响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体质好的人免疫力较强,不易生病;体质弱的人免疫力较低,容易出现亚健康症状,容易生病。成杰辉认为父母体质强,则通常子代的体质也相对较强;父母体质弱,可能导致子代体质偏弱且更易患病。 亚健康会不会存在特定的年龄层段? 亚健康常见于18岁到40多岁之
发布时间:2024-02-27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有各个器官参与,只有保持内部平衡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在人体中有4种内力,即肠道蠕动力和肺部呼吸力,还有心脏泵血力以及肺部收缩力,维持着生命安全。身体哪4大内力保平安? 1、肠道蠕动力 每天放屁和排便是大肠蠕动的结果,帮助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垃圾。肠道肌肉主管者分节运动和蠕动,能把食物和消化液混合在一起,把食物从肠道上端转移到下端。肠道蠕动速度过慢易引起便秘,速度过快会导致腹泻,严重时可引起肠易激综合症。肠道蠕动慢说明力量不足,这和多种因素有关,如身体缺水和缺乏纤维素,使得大便干结,肠道根本推不动;肠道先天性长,食物残渣经过的路途远;患有肠道增生或息肉等。若想要提高肠道动力,需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多吃含益生菌以及膳食纤维的酸奶或蔬菜,定时拉大便,合理用能增加排泄以及促动力的药物。 2、胃部收缩力 胃部会不断的消化和分解食物,把营
发布时间:2024-02-27
民间流传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因为吃完饭后适当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从而达到延年益寿,那这句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有一定的片面性,应是吃完饭后休息60~90分钟再运动。因为吃完饭后大部分血液流向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若立马运动会使得血液流入四肢,减少胃肠道供血,降低消化功能,食物中的单糖物质可快速发酵产气,从而影响消化。另外,饭后立马运动会使得胃肠道蠕动受到影响,易引起肠易激综合症。饭后做剧烈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跳绳等会加重食管反流。 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久坐的人、还有胃酸分泌太多以及身体肥胖的人,吃完饭休息30分钟之后再走一走,能防止脂肪在体内堆积,改善胃酸分泌。但对于体质差且身体虚弱、胃下垂的人饭后不能运动,饭后至少平躺10分钟,因为吃完饭后胃中内容物增加,若突然运
发布时间:2024-02-27
春季天气变幻莫测,人的身体也跟着阴晴不定,每到季节更替的时候,身体总会给出它自己的理解,那你知道如何平稳的度过季节更替,通过饮食来健康养生吗? 春季饮食养生“五法”,你成功get到了吗? 一、多吃家禽少吃畜肉 肉类食品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爱吃肉是因为肉类营养十分丰富,口感也十分好,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超高的脂肪含量,多食会引发众多疾病,那么如何合理的解决的我们嘴馋的毛病但是又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呢?就是多吃鸡、鸭等家禽类的肉,少吃猪、牛、羊等畜肉,他们虽然都含动物性脂肪,但畜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都偏高,而家禽类首先脂肪含量就比较少,其次家禽类的脂肪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更为健康,也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二、多吃生肉少吃成品熟肉 现在市场上很多已经制作完成的熟肉,买回家就可以直接吃,这种食品很受年轻人喜欢,省去制作的步骤,但是,这种食物再做制作过程中,会添加许多的亚硝酸盐,目的是
发布时间:2024-02-27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比较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压力如学业、事业、养育老人和家庭等。特别是白领每天连续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再加上不规律的饮食结构,睡眠不足,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应酬等,导致他们身体异常疲乏。一般身体疲劳多注意休息就能好转,但持续性疲劳有可能是疾病在作怪。 持续性疲劳有可能是哪些疾病在作怪? 1、糖尿病 大部分糖尿病病人起初有疲劳和乏力感,不过早期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总以为是休息不好或工作太累引起的,结果没有控制好血糖,甚至诱发慢性并发症。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如高血脂、高血压、身体过度肥胖或超重和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乏力和疲劳需警惕糖尿病。 2、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急性心梗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易引起莫名其妙的疲劳、头痛头晕、胸闷气喘和心悸等,尤其是易疲劳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达好几倍。若长期感觉到疲劳,做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根
发布时间: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