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居民的睡眠障碍及其带来的身心问题日益突出。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亿人受到睡眠问题困扰。长期睡眠障碍会改变身体的调节能力,造成脑内代谢废物的堆积,增加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容易引起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之源。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都会影响人的睡眠。大家是否有过看完手机将手机放在床头,却发现怎么也睡不着的经历?或是早晨在闹钟声中惊醒,却发现自己全身无力,仿佛被电击了一般?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哪些东西不宜放置在床头。 1手机 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必须随身携带的重要物品。因为人们如此依赖手机,心理学家甚至引入了一个手机在场效应的概念。但是,你知道吗?睡前长时间看手机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一方面,睡前看手机时,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尤其是其中的蓝光,会影响人大脑中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启动睡眠过程的重要信使。
发布时间:2024-02-19
维生素C,科学名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在促进免疫功能、加速伤口愈合、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增强铁的吸收以及充当有效的抗氧化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维生素C的摄入并非无限量好,适量与否,是衡量其对人体影响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维生素C的需求量并非“越多越好”。根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的研究,成年人每日对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大约为65-90毫克,而其上限为2000毫克。过量摄入维生素C,尤其是通过补充剂长期摄入超过推荐上限的维生素C,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胃肠道不适、腹泻、尿结石等。 维生素C的摄入与抗氧化作用之间的关系被广泛讨论。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可能减缓细胞老化和促进健康。然而,抗氧化剂的摄入并不是
发布时间:2024-02-19
春节过后,许多人自嘲“每逢佳节胖三斤”,懊恼假期的放纵。春节期间的饮食特点通常是吃饭不规律、大鱼大肉多、蔬菜少、滋味厚重、饮料多。假期里,适度放松无可非议,但是假期结束后,上班族重返工作岗位,那就需要着眼长远,回归到正常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了。 三餐规律,吃好早餐 适宜的就餐时间为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 每一餐都要有谷薯类(主食)。另外,在动物性食物(鱼虾等水产品、畜肉、禽肉、蛋)、蔬菜、大豆(或者奶类)三类中至少选择两类,还要做到荤素搭配。三餐的食物量可以按照全天的25%~30%、30%~40%、30%~35%来分配。每餐可以按照蔬菜类食物、动物性食物、主食的顺序来进餐,这样餐后不容易饥饿,血糖也更为平稳。 早餐能在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使我们充满活力,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一定要吃好。上班族早晨时间紧
发布时间:2024-02-19
过完年,很快就迎来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认为:“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气温开始逐渐回升,万物萌动。但同时由于阴寒之气尚未完全消退,所以还会出现乍暖还寒的情况。这时,养生的重点应该放在防寒、祛湿这两者上。 适度活动 《黄帝内经》中认为“湿气通于脾”,若湿邪困脾,则容易出现不思饮食、倦怠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胃痛、腹痛、腹泻等问题。雨水前后的湿邪中夹带寒邪,在健脾祛湿的基础上,还应适当激发阳气,促进血液流通。 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达到激发阳气、健脾祛湿的目的,还有利于促进血液流通。但是由于刚刚经过寒冷的冬季,人体的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对于没有健身习惯的人群来说,运动应遵循适度原则。不要盲目追求能量消耗、燃脂心率等指标,好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逐渐从热身、有氧等运动做起。老年人和有慢性
发布时间:2024-02-19
相信广大糖友还沉浸在和亲朋好友欢聚的幸福中,美食、美酒、美景回味无穷,但这个时候可不要忘了血糖、忘了健康! 新春佳节,面对美食的诱惑、生活规律的改变等,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那么,春节过后,血糖高了应该怎么办呢? 血糖升高无明显症状者 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喝水,一方面可以稀释血中升高的葡萄糖,另一方面由于过节期间升高的血糖所致的多尿,机体缺水,也需要大量补充水分。 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不仅如此,还要尽量将主食换成杂粮,菜尽量选择清淡的为主;烹饪方法尽量选择凉拌、清炒、蒸煮等;稀饭尽量换成菜汤、豆浆等。 需要迈开腿,在每顿餐后1个小时左右的时候,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以是散步、跳舞、打太极等,时间大概30分钟左右。 规律服用药物。 三种情况下需住院治疗 若空腹血糖≥11。1mmol/L和(或)餐后血糖≥16。9mmol/L,并且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
发布时间:2024-02-19
天气这么冷,大家都想吃口热乎的,南瓜不仅香甜可口,营养也很丰富,能蒸能煮,老少皆宜。 Part1:南瓜的起源 南瓜属于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早起源于美洲,中国是目前种植南瓜、消费南瓜多的国家。 南瓜别名较多,俗称倭瓜(北京、东北等)、番瓜(广东)、北瓜(豫南、江西等)、金瓜(台湾)、麦瓜、窝瓜、老缅瓜、番南瓜、金冬瓜、饮瓜、饭瓜、老矮瓜、回回瓜、翻瓜等。 南瓜的品种也很多,从形状来看,有扁圆状、长圆状、葫芦状、果实状等;南瓜外皮的颜色也多彩多样,有橙黄色、暗绿色、墨绿色。品种不同,营养价值略有不同,口感也不同。 Part2:大南瓜、大营养 南瓜的大营养体现在哪里呢? 1、富含胡萝卜素 首先看南瓜这颜色,你能想到哪种营养素?没错,必须是胡萝卜素! 南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很高,每100克的南瓜中含有890微克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上皮
发布时间:2024-02-19
冬季常见的肌肤问题主要是缺水和敏感,缺水会带来肌肤干燥、紧绷。如果你洗完脸之后很快肌肤紧巴巴,那表示你出现了干燥、紧绷问题。 造成皮肤干燥紧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随着气温降低,皮脂腺的活跃度不如夏季,于是脸上的皮脂(就是油)就会比夏天要少,没有办法分泌足量的皮脂,这样承担着减少皮肤水分流失的皮脂膜就会形成不完整,皮肤自然会觉得干燥。 冬季降水量不如春夏,环境湿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自然水分流失就会增多了,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所以在秋冬补水+保湿非常重要! 长期肌肤干燥、紧绷得不到改善,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比如脱屑起皮、细纹干纹、出油长痘、肌肤暗沉长斑等,所以秋冬皮肤管理一定要到位!在日常的皮肤护理中,要注意补水保湿、修复屏障、温和清洁。 日常保养虽然可以起到预防和维护的作用,但它们只能做到表皮补水,要让肌肤长期保持水润状态,深层补水才是关键。水光是一种有效的补水方式,
发布时间:2024-02-19
在冬春季,我们经常听说流感和普通感冒,北京疾控提示,它们究竟有哪些区别? 病原体区别 普通感冒是指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类症状的统称,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流感病毒有甲型H3N2亚型流感、甲型H1N1流感、乙型Victoria系流感,其次还有乙型Yamagata系流感、丙型流感等。 症状和病程区别 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喉咙痛、流涕、咳嗽、打喷嚏、头痛和疲劳等症状。 症状较为轻微,发病较为缓慢。普通感冒发热持续时间多在1-2天,且并发症较少。 流感症状更为剧烈,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有寒战、全身酸痛、极度疲劳等全身症状,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流感的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3-5天,可以合并肺炎、心肌炎、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4-02-19
天气越来越冷,而在这寒冷的环境当中身体也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滋补,在众多滋补食材当中首选的就是根菜类,因为它不仅有着非常独特的营养价值,对人体还有众多健康的益处,不仅可以润肺止咳,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因此这些根菜类也成了冬季餐桌上的明星菜品。那么在冬季多吃根菜类,对身体有着哪些益处呢? 在这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根菜类有哪些营养特点,常见的根菜类就是胡萝卜、白萝卜、土豆以及洋葱等,这些菜类生长环境都是地下,不仅有着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矿物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这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还可以提高身体对抗寒冷的能力。到了冬天时候空气非常的干燥,许多人会咳嗽或者感到呼吸不适,这时候根菜类的一些营养物质就能够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通常根菜类食物热量非常的低,饱腹感非常的持久,可以有效保持健康的体重。重要的是它们不管是作为主食或者菜肴烹饪方式灵活多变,从而让它
发布时间:2024-01-23
随着寒风的起舞,我们都寻求那一抹温暖的红——枸杞,被誉为冬日的滋补圣品。在蒸腾的热水中,那透明的玻璃杯里漂浮着几颗鲜红的枸杞,不仅颜色让人心动,其背后所蕴含的健康秘密更是让无数追求健康生活的人士趋之若鹜。 然而,你知道吗?隐藏在这些红宝石背后,却是一些误区和风险,只有正确理解和使用,才能真正享受到枸杞带来的健康益处。 冲泡温度和时间:温润如春的秘诀 冬天冲泡枸杞,理想的水温是70-80°C。这个温度能够激发枸杞中的营养物质,同时避免破坏其脆弱的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将枸杞放入杯中,注入热水后,静待3-5分钟。这个泡制时间能让枸杞的甜味和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同时保持其口感。过长的泡制时间或水温过高,可能导致营养成分的损失和味道的变苦。 日常摄入量:少即是多 每天的建议摄入量大约为15-30克。枸杞虽好,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如腹泻和胃热。特别是对于特定体质的人群,比如体
发布时间: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