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洗手七步法是: 一:打开水龙头,用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搓出泡沫。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四: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五: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六: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七:一手揉搓另一手的手腕、手臂,直至肘部,双手交换进行。揉搓时间不少于 20 秒。揉搓后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
发布时间:2023-03-17
洗脸刷牙建议每天 2 次,早晚各 1 次,先刷牙后洗脸。晚上必须刷牙,因为口腔里面的食物残渣隔夜以后会滋生很多细菌。早上洗脸是因为睡了一晚脸上有分泌的油脂和其他的新陈代谢产物。晚上洗脸是因为要清洗白天脸上积存的污垢。 洗澡是基本的个人卫生要求。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和抗病力。
发布时间:2023-03-17
刷碗这看似很简单的活儿,里边包含了不少“技术”含量。很多人其实都“洗错”了!下面这些坏的洗碗习惯,不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干净,反而滋生出很多细菌。 错误洗碗方式一:用水泡碗,等空闲了再去洗 刚吃完饭,不少人就想着歇一会儿再洗碗,其实这不是一个好习惯。碗筷泡久了会滋养细菌,有异味。特别是盛粥的碗,如果不立即清洗,风干以后就变得难以清洗。若能在没有风干之前清洗,可能只需用水轻轻一冲就干净了,简单而快捷。 错误洗碗方式二:擦碗布不消毒不更换 用擦碗布擦也是一个健康隐患,擦碗布一定要定期更换,一定要消毒。 因为擦碗布我们做过研究,它的细菌数量非常高,所以一定要高温消毒,而且一个月左右一定要换一个擦碗布,并且擦碗布一定要专门用来擦碗才行。 错误洗碗方式三:洗涤剂直接涂碗上 有的人觉得“洗涤剂直接抹在碗上,去油污效果更强”,但这样不仅浪费大量水源,滥用的洗涤剂也会造成水污染。一旦冲洗
发布时间:2023-03-17
1、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17
1、超重和肥胖: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
发布时间:2023-03-17
一方面,戴口罩,保持手卫生,注意社交距离,勤通风,是预防流感病毒有效手段。幼儿园、中小学校,如果班上有孩子发烧,建议让发烧的孩子回家休息,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另一方面,接种流感疫苗是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每年秋季是接种疫苗佳时期。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甲流的易感人群,应该积极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小学、托育机构的儿童,经常处于人员集中的环境中,更容易感染甲流,也应该接种疫苗。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后,可能会导致基础病加重,出现重症,也应该接种疫苗。
发布时间:2023-03-16
甲流属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更强,而感冒是由其他一些病毒,比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小。甲流的症状更重,病程长,而感冒症状总体比较轻,病程更短,三五天就能好。从治疗方法看,治疗甲流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感冒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康复。从预后和并发症来看,甲流危害性较大,如出现肺炎、诱发基础病加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而感冒不会出现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3-03-16
季节性过敏高发季患者应及时进行科学防护:外出佩戴口罩、护目镜,进入室内脱去外衣,清洗手、眼、鼻,尽量减少与花粉的接触。此外,专家还提示,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花粉过敏症状易与感冒混淆,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治疗。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段,过敏性鼻炎症状与感冒类似,容易发生混淆而造成误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而延误病情。对此专家指出,花粉过敏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持续时间至少3周,不伴有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某种相关症状有规律反复出现,要高度警惕过敏,及时就医。
发布时间:2023-03-16
春季是一些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其中过敏性鼻炎,近年来患病率显著增加,需要引起重视。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部分患者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部分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气急和胸闷等症状。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致敏原多为尘螨、蟑螂、动物皮毛等,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原多为植物类花粉,季节性花粉暴露是引起花粉症的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3-03-16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治疗。 当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突发意外时,令人遗憾的做法就是患者已经发生心搏骤停后,但家人或旁人还在盲目地等大夫,或将病人送往医院,而不是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这无异于断送掉了患者40%~60%的生机。 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现心搏骤停,多数是由室颤引起,家属应当机立断,在经一两次胸前区叩击后,立即将患者放于硬板床平卧,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救护者应在患者的右侧,左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向后推,使患者头向后倾斜,家属的右手放在患者颌下向前提高下颌骨,立即开展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发布时间: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