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得了水痘应主动隔离,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或居家隔离治疗至全部疱疹结痂。 隔离期间不去上学,且避免前往社区、游乐场、培训机构等公共场所。复课时,遵循校医建议,经校医查验并许可后再回班级上课。
发布时间:2023-02-26
除了在高发期少去医院以及其他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等方法,及时接种水痘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水痘的方法。水痘疫苗适用于1岁及以上水痘易感者。推荐适龄儿童和有高度暴露或传播风险人群、与高危重症病人密切接触者、未怀孕的育龄妇女接种。
发布时间:2023-02-26
水痘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然后延至面部和四肢,由红色斑疹变为丘疹,再发展为疱疹,疱疹常伴瘙痒,周围有红晕,呈向心性分布。 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1-2天的发热和全身不适;儿童发病的首发症状通常是出现皮疹。 成人患水痘初期常被误以为感冒,自行服用一些感冒退热药物,往往耽误了病情。 总的来说,成人水痘具有发热体温高、发热时间长、潜伏期长、皮疹分布广、损坏皮肤严重、痛痒明显、并发症多且病程长等特点。
发布时间:2023-02-26
一种病毒,能引起两种疾病 初次感染能引起水痘,常“青睐”孩子,但近年来成人水痘发生率有增高趋势; 病毒还喜欢潜伏,感染水痘好了之后,病毒能一直潜伏在人体内,当免疫力降低时再次出来兴风作浪引起带状疱疹,“钟意”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过度劳累的人群传染性极强 水痘传染性极强,尤其在发病前几天至疱疹干燥结痂期间。 易感者接触到水痘患者和感染者的口腔或眼睛分泌物、疱疹的疱液时即可能被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被疱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或用具而感染。 水痘俗称“见面传”。一旦出现水痘病例,周围的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导致水痘聚集性疫情在多所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此起彼伏。
发布时间:2023-02-26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的斑丘疹、疱疹、结痂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冬春季节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常见于儿童,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
发布时间:2023-02-26
(1)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3)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分开食宿,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4)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
发布时间:2023-02-26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消耗的水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发布时间:2023-02-26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发布时间:2023-02-26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发布时间:2023-02-26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
发布时间:20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