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预防骨质疏松只需要单纯补钙就可以了。缺钙并不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唯一因素,因此不是单纯补钙就可以的。骨钙的丢失与青年期骨峰的高低有关,补钙也不是越多越好,中老年人尽量每晚睡觉前服用1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如果在服用钙剂的同时加服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另外合理饮食、运动等方式也和重要。 误区2: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少、体瘦,同时又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就不容易达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3:补充性激素防治骨质疏松易患癌症。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
发布时间:2023-01-09
人老变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脊柱缩短。脊柱缩短的原因: 1)由于椎间盘变性导致椎间盘变薄,如果累及数个椎间盘即可导致身高的降低。 2)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发生楔形改变导致高度降低而引起,之后可能导致驼背或畸形。如果中老年人的身高比前1年降低2厘 米,或是比年轻时低了3厘米~5厘米,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了骨质疏松症,发生了椎体压缩性骨折。
发布时间:2023-01-09
1)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比较常见、主要的症状,以腰背部多见。 2)身高缩短、驼背: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 3)骨折:骨质疏松症比较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
发布时间:2023-01-09
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病情。因此,老人跌倒,不能认为没有疼痛就不会发生骨折,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以股骨颈骨折为例,如果在外伤后,虽然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度的髋部不适,但仍能行走或骑自行车,这类患者也应高度重视,很可能是裂缝性或嵌插性骨折。只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摄片,就会避免误诊漏诊。
发布时间:2023-01-09
中年以后,人体往往是负钙平衡状态。每当钙摄入不足时,人体的血钙自稳系统即增加甲状旁腺素的分泌,溶解骨钙,以补充血钙,使血钙维持原来的水平。如果人体长期缺钙而得不到纠正,会使血钙的稳定系统出现偏差。甲状旁腺长期受缺钙刺激,持续过量的分泌甲状旁腺素,致使甲状旁腺进入亢进状态,造成骨钙减少,血钙和软组织钙含量增加的反常现象。 高血钙刺激降钙素分泌增加,促进成骨,这就是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并存的激素基础。骨质增生只是机体对骨质疏松的一种代偿而已,人体用这种代偿作用形成的新骨远不能补足大量丢失的旧骨,本应进入骨骼内部的钙却沉积修补在某些受力大的骨面上,如颈椎、腰椎、足跟骨等,这就是骨质增生。经常同时折磨中老年朋友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因为机体缺钙引起的一对挛生骨病。
发布时间:2023-01-09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导致骨吸收增加;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纳差,进食少,往往存在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3-01-09
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腰椎管狭窄而产生神经压迫症状者,均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腰椎管狭窄又叫先天性椎管狭窄,是指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椎管组成部分发育不良所造成的。继发性腰椎管狭窄是指后天因素所造成的,包括黄韧带的肥厚与松弛,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及骨质增生等。
发布时间:2023-01-09
腰背肌锻炼的方法简便易行。锻炼时可以俯卧床上,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小燕飞”。还可以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发布时间:2023-01-09
腰肌劳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减轻负重、注意休息、药物治疗、理疗辅助。急性期提倡适当卧硬板床休息,加用外用药贴或口服镇痛消炎药物。常用的理疗方法主要是热疗、蜡疗、红外线、超声波、激光局部照射等。按摩腰部能够局部促进血液循环,严重者佩戴腰围制动。
发布时间:2023-01-09
(1)腰痛反复发作,常为酸痛或钝痛,部分为刺痛或烧灼痛; (2)腰部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一种体位; (3)劳动时间稍长后,需要活动腰部才能慢慢直腰; (4)休息时轻,劳累后重; (5)腰肌较硬、有压痛; (6)腰肌劳损如长期存在,可引起其他部位的疼痛,如肋间神经痛,腹部疼痛,胸背部疼痛等。
发布时间: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