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连:黄连及黄芩均为清热燥湿(清除热邪,干燥湿邪)药,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除体内火毒邪气)功效。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把胃内上冲口咽的酸水吞入),高热神昏等,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湿温(感受湿热引起的温病),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二者搭配服用可以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效果。黄芩和黄连一起搭配喝的不良反应目前尚不明确,但两者都为寒凉之品,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者忌用。 2.龙胆草:黄芩尤善于清中上焦湿热,龙胆草善于清利下焦肝胆湿热(湿热邪气郁积在肝胆),黄芩和龙胆草一起搭配喝具有清利肝胆湿热,清泄肝胆实火的功效,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胸胁(胸部和肋骨部位的统称)满闷、口苦口黏、大便干燥等症状具有治疗作用。黄芩和龙胆草一起搭配喝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脾胃虚寒者忌服。
发布时间:2023-01-03
盐酸小檗碱就是平常所说的黄连素,就是一个化学名,一个通用名而已。该药属于非处方类的止泻药,是植物类的抗菌素,和西药的抗生素差不多。因为其主要成分就是来源与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如黄连、黄芩、黄柏中可以提取到的小檗碱,主要治疗各种炎症,细菌性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胃炎、腹泻、腹痛,以及化脓性中耳炎、结膜炎,对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常用的就是用于治疗各种腹泻、腹痛、肠炎,所以这两种药其实就是一种成分的两种叫法,而且属于非处方药,大家可以放心选用。
发布时间:2023-01-03
1.做CT的时候不要携带金属配件:去除金属之类的物品,比如说耳环、项链、含金属的衣物、手机、 钱包和钥匙等,以防对人体造成其他的伤害。 2.主动配合医生:候检时,避免乱触碰设备,造成不必要的射线曝光。在做CT的时候,按医护人员要求摆好姿势,保持不动,直到听到医护人员说检查完毕。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或不适,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3.保护非检部位:可以在放射检查时主动要求对非检部位进行放射防护,尤其是敏感部位(如性腺、甲状腺、眼睛等)。 4.有以下情况不建议检查CT:碘对比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损害。重症甲状腺疾患(甲亢)。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失水状态、重度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痉挛、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严重的恶病质以及其它严重病变。哮喘、枯草热、荨麻疹、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病变。心脏病变:如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既往有对比剂过敏及其他药物过敏的
发布时间:2023-01-03
1.做CT检查需携带有关病例和检查资料,以便于参考。 2.腹部CT检查前,应禁食4小时,检查前一周不做胃肠钡餐造影,不吃含金属的药物;盆腔检查应尽量多饮水,以便充盈消化道及膀胱,利于诊断。 3.女性月经期不应进行盆腔CT检查。 4.胆囊的CT检查时,需提前12小时禁食,须在空腹状态下进行。 5.CT检查后饮食:可多食富含维生素A 、C、 E的食物,如鲜枣、猕猴桃、柚子、胡萝卜、油菜和花椰菜类。并可食用海带等富含胶质食物,注意多饮水。
发布时间:2023-01-03
进行CT检查的流程,按照顺序,如下所示 一步:根据自身需求到体检科或相关科室挂号,有医生开具检查单后到相关检查室等待检查。 二步:与检查室工作人员确认后。提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高密度或金属物品,发夹、耳环,皮带,项链等。 三步:检查时尽量配合医(技)师摆位及屏气,避免运动,以保证图像质量。 四步:检查结束后注意有无迟发不良反应,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无不适,则等待检查结果即可,按照要求到自助打片机上凭条码领取胶片和报告,特殊检查可能会有延迟。
发布时间:2023-01-03
CT的辐射有多大,须要根据患者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来终决定,具体如下: 1、只是做一个头颅CT平扫,辐射剂量约等于2mSv。 2、做一个胸部的平扫,辐射剂量约在6-8mSv。 3、选择做低剂量的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会至少减少一半,也就是约3-4mSv。 4、做腹部CT平扫,辐射剂量约15-20mSv。 5、做全主动脉CTA检查辐射剂量会较大,可能会达到30mSv。但CT检查的辐射剂量不会造成身体剧烈的变化,CT扫描时要注意放射防护,利用铅衣、铅围脖等防护用具,对一些敏感器官如甲状腺、生殖系统等进行放射防护,减少X线的照射,另外要尽量避免重复的CT检查。也就是说,只要接受的总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就是安全的。
发布时间:2023-01-03
建议40岁以上且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每年检查CT: 1.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戒烟时间<15年。 2.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肺部有结节、占位。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5.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二手烟、粉尘、燃气及其他有挥发性物质。 还有如神经系统,颅脑外伤,怀疑脑出血,脑处裂伤,脑内的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者金属异物情况,也需要做CT检查。
发布时间:2023-01-03
CT检查是计算机断层扫描后影像进行重建,一般对实体脏器检查比较准确,比如颅脑、肺脏、肝脏、骨骼等。对空腔脏器,比如胃、食管、小肠等的检查效果相对差一些。CT在体检中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的检查部位能够明确或者给出不同疾病的可能性: 一,胸部疾病,检测是否存在肺部肿瘤、感染、创伤等。一般是低剂量的胸部CT。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心脏、大血管、创伤等疾病。比如,冠脉CTA扫描。 三,中心神经疾病,可以发现脑部肿瘤、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等问题。比如,颅脑的CT扫描。 四,腹部各脏器的检查,了解脂肪肝、肝囊肿、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问题,使用上腹部CT扫描。
发布时间:2023-01-03
一、普通扫描:无任何外加因素进行多层面横断的连续扫描称为普通扫描或平扫。若检查椎间盘时,扫描平面应和椎间盘平行,扫描范围从椎间孔上缘至下缘,发现病变时可根据需要在局部薄层扫描。 二、螺旋扫描: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使扫描和采样速度较常规高四到六倍或以上,还可以进行多轴面的三维重建。 三、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扫描的方法称为增强扫描或者是强化扫描,造影剂一般采用非离子型如碘普胺、碘海醇等。 四、脊髓造影ct:是指蛛网膜下隙内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目前常用的水溶性造影剂能较清楚地显示硬膜腔、马尾神经和神经鞘,脊髓造影ct多在脊髓椎管造影后进行,主要用于诊断椎管内的病变。 五、椎间盘造影ct:是在椎间盘内注射造影剂后再做ct扫描,用于诊断椎间盘的病变。
发布时间:2023-01-03
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常见的CT检查部位有颅脑、胸部、盆腔、骨与关节等。凡是病灶密度或形态发生改变的病变都适用于CT检查,包括肿瘤如肺癌、肝癌等,肿瘤样病变如囊肿、肉芽肿等,炎性病变如肺炎,遗传性病变如各种发育畸形,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瘤、脑中风等,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氟骨症等。 CT是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骨关节系统,可以检查早期的脑出血,冠心病或者是早期的冠状动脉的狭窄。
发布时间: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