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纪轻轻会患上高血压?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发布时间:2024-10-08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时期,而饮水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在何时饮用也显得尤为关键。睡前是否喝水,实际上对身体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0-08
随着秋风渐起,空气中的湿度逐渐降低,干燥成为了这个季节的代名词。对于人体而言,秋季的干燥不仅会让皮肤感到紧绷不适,还容易引发呼吸道问题,如干咳、咽干等。中医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润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可以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三款经典养肺汤品,让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滋阴润燥,温暖整个秋冬。 一、银耳雪梨汤 材料:银耳2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枸杞少许(可选) 做法: 银耳提前泡发,去蒂撕成小朵,清洗干净。 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块。 将银耳、雪梨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约1小时。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调味,后撒上几粒枸杞点缀即可。 功效:银耳富含胶质,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雪梨则能清热化痰、生津润燥,两者结合,对于缓解秋季干咳、喉咙不适有良好效果。 二、百合莲子汤 材料:百合干30克、莲子50克、冰糖适量 做法: 百合
发布时间:2024-10-08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时间过的真快,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已至。这个时候明显可以感觉到天气已经变凉,今年寒露的具体时间是,10月8日3时00分,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呈现出了寒露的一个特点,北方此时已入深秋,虽蝉噤荷残,但菊花盛开,霜染红叶,南方则入秋不久,但是红黄夹杂、俏丽多姿,因此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都可以看到寒露时的一番秋景。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也是在告诉我们,天气开始由凉转寒,从此日开始,一天寒过一天,直至进入冬季。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寒露位于第十七个,在这个节令,寒气渐生,气候偏燥,饮食上,我们要及时的去调整,应该多注意防寒保暖、滋阴润燥。 今日就是寒露节气,有空没空,记得吃“5果”,为身体打好基础,顺利入冬!既然是深秋,那么距离冬季也就不远了,此时一定要注意多摄取营养,那么到了入冬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顺利,无病来扰。那么5果是什么呢? 1、无花果
发布时间:2024-10-08
秋季是毛囊炎高发季节,由于气温变化、空气湿度下降,皮肤容易变得干燥敏感,加之人们穿衣层次增多,皮肤摩擦和汗液滞留的机会增加,毛囊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毛囊炎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疼痛、瘙痒和感染扩散。因此,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毛囊炎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4-10-08
中风,医学上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它不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而且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那么,中风究竟是如何导致的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发布时间:2024-10-07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饮食更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那么中老年人应该注意怎样合理饮食呢?
发布时间:2024-10-07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中老年人常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夜晚难以入眠,或是睡眠质量不佳。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白天的精神状态,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身体健康。,中老年人夜间失眠多梦,多与肝火旺盛、脾虚失和有关。肝火旺则易扰动心神,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夜不能寐。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尤其是常吃一些具有降肝火、补脾虚功效的菜肴,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症状。
发布时间:2024-10-07
随着冬日寒风渐起,气温骤降,人体在享受冬日雪景与温馨火炉的同时,也需警惕因寒冷而引发的多种健康问题。冬季,是“藏”的季节,也是阳气内敛之时,若不注意保暖与调养,极易让“寒邪”乘虚而入,导致一系列“冻”出来的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冬天需要警惕的五种常见病,并分享五种有效养阳气的好方法,让您健康过冬,温暖如春。 冬天需警惕的五种“冻”病 感冒与流感:低温环境下,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易受冷空气刺激,病毒细菌更易入侵,引发感冒或流感。 关节炎:寒冷会加重关节负担,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关节疼痛加剧,尤其是膝关节、踝关节等易受寒部位。 心血管疾病:冬季是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冻疮: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皮肤末梢血液循环受阻,易出现红肿、瘙痒甚至溃烂的冻疮。 呼吸系统慢性病加重: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寒冷空气可诱发或
发布时间:2024-10-07
过量喝酒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伤害,具体如下: 一、消化系统方面 肝脏损害 酒精性脂肪肝:过量饮酒时,肝脏会将酒精代谢为乙醛,乙醛会干扰肝脏正常的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长期过量饮酒会引发肝脏炎症,肝细胞受到损伤,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等。 肝硬化:这是酒精性肝病的严重阶段。持续的肝脏炎症和损伤会使肝脏组织逐渐被瘢痕组织替代,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影响肝脏的解毒、合成蛋白质等重要功能。 胃肠道损伤 胃炎:酒精会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直接侵蚀胃黏膜,引发炎症,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胃溃疡:长期过量饮酒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使胃黏膜受损部位难以愈合,容易发展成胃溃疡。 肠炎:酒精进入肠道后,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刺激肠道黏膜,引发肠道炎症,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肠
发布时间: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