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我们结直肠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又称为“肛门软垫”,由黏膜下的血管,结缔组织,细小的平滑肌组织组成。痔疮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阶段,与结直肠癌有着本质的区别,痔疮也永远不会发生癌变。但是痔疮需要与结直肠癌,尤其是直肠癌去甄别和判断。 直肠癌和痔疮的发病部位都在我们的直肠、肛门附近,而且这两种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出现便血。然而痔疮便血多半是擦屁屁的时候才会发现,由于是痔疮破裂出血,因而便血的颜色大多是呈现鲜红色的,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便时及便后滴血或者是喷血,还有表现为便后手纸带血等。痔疮常常伴有肛裂,在临床上会表现为肛门的刺痛感。 直肠癌便血主要是由于肿瘤的表面破溃出血或渗血造成,粪便当中的出血大多为陈旧性的,所以多数呈现这种暗红色及果酱样,量大也是会出现鲜红色的,表现为大便混有血迹,有时也仅仅表面带血并且含有粘液,呈现这种粘液状的血便。 由于痔疮和直肠癌有
发布时间:2023-04-23
从肠镜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的腺瘤、息肉,也包括癌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在大城市,50岁以上发病率大概能到20%到25%左右这样的一个比例,会非常的高。所以对无症状的,超过50岁的人群,做一个结肠镜的检查就能发现20%到25%比例的结肠腺瘤,把腺瘤切掉就不会变成结肠癌,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减少结肠癌的死亡率。 从胃镜来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发病率超过十万分之二十的比例就算是胃癌的高发区,我们国家是胃癌的高发区,平均的发病率到十万分之三十这样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对这样一个高发区的人群,进行胃镜的检查发现癌前病变,发现早期胃癌,进行早期的治疗也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族史或者平常的生活习惯不好的人来说,更需要进行胃镜的检查,从而增加癌前疾病,包括早期癌的发现率,然后进行早期治疗,降低胃癌的死亡率。所以,我们推荐50岁以上的人群
发布时间:2023-04-23
适量运动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休息。要在运动中求休息,求恢复。每天运动1~2 次,每次20~30分钟,非常有助于睡眠,并且还可以使身体精力充沛。且下午进行适量的运动更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睡前运动,以免身体兴奋,反而难以及时入睡。运动方式可以采用强烈运动法,也可以采用深呼吸、体操、瑜伽等运动方式。
发布时间:2023-04-23
睡前不要服用使中枢神经兴奋的饮食,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糖、乳酪、腊肠、火腿、热狗、茄子、马铃薯、菠菜及番茄等。因为这些饮食中都含干酪胺,会刺激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使大脑兴奋而难以入眠。睡前还要避免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鱼、鸡、鸭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睡前食用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睡眠。在睡前适量喝些牛奶,可以消除失眠。好在睡前3小时饮牛奶(200毫升),因为其消化需要一段时间。
发布时间:2023-04-23
睡眠时姿势正确,睡眠质量才好。睡眠姿势有仰卧、侧卧、俯卧三种。一般人以右侧卧位为宜。右侧卧位会使脊柱朝前弯曲,犹如一张弓,四肢可以放在较舒适的位置,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人的心脏位于胸腔左侧,胃肠道的开口都在右侧,肝脏亦位于右侧,右侧卧位会使心脏压力减小,有利于血液搏出,又可增加肝的血流量,有利于肝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和抗病能力。同时,右侧卧位更有益于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和转运。 虽然右侧位是佳卧姿,但也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对于孕妇,合理的睡姿是左侧卧位,如果经常取右侧卧位,会使子宫容易向右旋转,这样一来,腹部的下腔静脉容易受到压迫,从而影响血液回流和循环,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和分娩。 (2)婴幼儿不宜长期一个姿势睡觉,而应仰卧和左、右侧卧位交替。如果婴幼儿长期取右侧卧位,易使头部变形,但婴幼儿吃奶或饮水后取右侧卧位却可以预防吐奶、吐水导致的窒息。近年来
发布时间:2023-04-23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谜”一样的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它的发生似乎会受到遗传、免疫力、激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我们能够主动改变的是提高免疫力,具体做法是按时作息、均衡饮食。同时,注意经期卫生、减少经期剧烈活动,也能帮助女性降低患病风险。
发布时间:2023-04-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慢性病,由于无法通过手术根治,一旦确诊需要进行终生管理。具体到怎样管理,则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个体化治疗。 影响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患者的年龄、症状、疾病分期等,患者个人的诊治意愿医生也会考虑。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并分离粘连,同时手术还能帮助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严重盆腔粘连导致不孕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有望增加自然受孕的机会。不过,手术毕竟是有创治疗,因此严格控制指征很重要,尤其要避免多次重复手术。 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高的特点,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同样道理,药物治疗也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由医生分析后给出用药方案。总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管理,即使是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中分期和病变具体情况,术后也需要酌情继续服药治疗。
发布时间:2023-04-16
根据生殖系统有无器质性病变,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有很多种表现和类型,大部分患者的表现是继发性痛经,伴随着月经来潮,出现腰酸,下腹部坠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一位育龄期女性,痛经程度超出正常的生理期疼痛,且每个月都在加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就应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感受个体差异较大,导致临床上出现很多延迟诊断的患者。曾有长期不孕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痛经,但检查的结果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不是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都伴有痛经,没有痛经也并不能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医生通常要结合患者病史和各项辅助检查如超声检查、血清标志物指标测定等综合判断。
发布时间:2023-04-16
由于侵害部位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首先是身体的不适。如痛经、性交痛、排尿痛等各种急性或慢性疼痛。其次,由于盆腔的内部环境被改变,可能会影响到输卵管、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女性不孕。后,盆腔外的特殊部位如肺部、鼻腔等如果出现异位的子宫内膜,可能出现周期性的咯血、流鼻血等症状。
发布时间:2023-04-16
当子宫腔里的内膜“跑到了”宫腔以外,并在相应部位种植、生长,这种情况统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出血脱落,当脱落的子宫内膜无法通过自然通道排出体外时,它们会在局部积聚并逐渐形成结节、包块。育龄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病变部位是盆腔,盆腔腹膜、卵巢、输卵管、子宫直肠窝、膀胱、输尿管等都是异位内膜可能侵犯的部位。少数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会出现在鼻腔黏膜、腹壁切口、会阴切口、肺部和坐骨神经上。相比盆腔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而言,盆腔以外的病灶都被称为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比较低。
发布时间: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