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牙膏的基本成分不“怕”水,但是功效成分有没有可能“怕”水呢? 如前所述,很多说法都认为美白牙膏、脱敏牙膏会因为蘸水使用而失效。 且不说牙膏蘸水后接触的水量有限,单从功效发挥的角度而言,无论美白牙膏,还是脱敏牙膏,以及我们非常熟知的含氟牙膏,都有“求”于水。 美白牙膏的美白途径之一是用过氧化物漂白牙齿,因为过氧化氢不稳定,所以美白牙膏中并不一定直接添加过氧化氢,而可能采用过氧化钙等过氧化物。过氧化钙遇水才能分解出能够终发挥效用的过氧化氢(仅就口腔环境中的情况而言,并非从纯粹的化学反应角度讨论),其反应方程式为CaO2+2H2O→Ca(OH)2+H2O2。 脱敏牙膏的脱敏途径之一是利用药物中的钾离子使痛觉神经麻木,其功效成分以可溶性钾盐为主。而可溶性钾盐遇水才能解离出钾离子。 同理,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也必须是氟化钠等可溶性氟化物。也正因如此,在氟化钠牙膏的配方中,摩擦剂
发布时间:2023-02-23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健康,保持机体免疫力: (2) 接触禽乌后及时洗手: 从事禽类售卖、宰杀等工作时应正确佩戴口罩,搞好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感染 (3) 如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并告知禽鸟类接触史 (4) 如需接触病死禽鸟需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手套。
发布时间:2023-02-20
鹦鹉热,也称鸟疫,是由鹦鹉热嗜衣原体引起的人、鸟和其他动物人兽共患传染病。 潜伏期:一般为6-17天,短的3天长的45天; 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鸟类比如鹦福禽类比如鸡鸭鸽子等主要; 传播途径: 吸入感染的禽鸟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或者接触传播人群; 易感性:人群对鹦鹉热嗜衣原体十分敏感,小剂量即可引起感染; 主要临床表现: 感染后发病快,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肌痛、肺泡及间质混合型肺炎表现。重症不及时治疗可致死,即使是轻症恢复也相当缓慢。
发布时间:2023-02-20
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的户外活动:无论近视与否,有效的近视预防手段莫过于户外活动,而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的核心是光照。“目”浴阳光就是这个道理。 尽量是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每天累计2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眼部多巴胺的含量,增加脉络膜厚度,抑制眼轴增长,控制近视的发展。 此外,即使没有阳光,户外活动也可以让孩子的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控制用眼的时间和距离:3岁以下的宝宝尽量不要接触电子产品。在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的基础上,3~6岁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不要超过1小时,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 如果要看动画片,尽量使用电视、投影仪等,保证合适的视屏距离。手机屏幕小,尽量不接触。 使用投影仪的时候,要注意屏幕的分辨率。有效的对比敏感度可以让孩子视物更加清楚并减轻疲劳。屏幕的大小也不是越大越好,我们一般建议观
发布时间:2023-02-19
发现近视信号,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或视光机构进行眼部检查,主要包括视力、眼底、眼轴、屈光度数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和假性近视。散瞳验光是一种诊断性的检查方法,对于儿童近视防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散瞳验光:孩子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很强,如果验光时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孩子又处于假性近视期阶段,验光结果就可能包含了假性近视的度数,导致眼镜度数不准确,影响屈光发育。散瞳验光可以放松睫状肌,这时的验光的结果更客观、更可靠。 确诊真性近视:一旦孩子被确诊为真性近视,应积极配合眼科医生进行矫正,同时也要做好近视防控的工作。 近视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形成个人、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多位一体的立体防控网络,有效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9
1.看东西变近:孩子看东西离得很近,例如,看电视、读书或者玩电子产品的时候眼睛距离很近,写作业时弯腰弓背,等等。 在正常的距离看不清,必须通过拉近眼睛和物体的距离才能看清,喜欢凑近屏幕。眼睛处于调节异常、紧张痉挛的状态,表现为看远不清,一方面会形成假性近视,另一方面更易引起视疲劳,加快真性近视的形成和进展。 2.喜欢眯眼、皱眉、歪头、仰头看东西,经常拉扯眼角:孩子眯眼和皱眉以及拉扯眼角这些小动作可以使眼睑遮挡住部分瞳孔,较少弥散光线,改善视力。拉扯眼角还能压平角膜以改变屈光力。这些都可以让轻度近视的孩子视力短暂提高。同样的,歪头、仰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孩子看东西的屈光状态,从而看得更清楚些。 3.经常揉眼睛、频繁眨眼:一些孩子因为近视看不清物体会产生眼睛不适,还有用眼过度导致视疲劳,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用手反复揉眼睛。频繁揉眼可能加重孩子的近视和散光。 4.其他行为异常
发布时间:2023-02-19
研究报道伴随人们生活水准提升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肾结石的临床发病率约为1%~20%,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在中国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21年8月,其患病率分别为5.95%、8.86%和10.63%,呈逐步上升趋势,并向年轻人转化。 肾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习惯等都可以导致其产生。机体的代谢异常、长期卧床、营养缺乏、尿路梗阻、尿路感染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 研究表明,肾结石主要分为五大类,按临床发病率分别是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其中草酸钙结石常见,占肾结石的70%~80%。 钙盐类物质确实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那补钙会加重肾结石吗?实际上,补钙不但不是导致肾结石产生的主要原因,适量补钙还可以预防结石的发生。 国内研究显示,自来水含钙量低的地区所患肾结石的发生率比含钙地
发布时间:2023-02-19
1.多饮水以充分稀释尿液,防止尿液浓缩导致钙盐沉积形成结石。 2.通过食物补钙是首选,如奶制品、豆腐、豆浆、大豆、牡蛎、核桃、杏仁、虾皮等。 3.肾结石患者要尽量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土豆、茭白等蔬菜,食用之前用沸水焯一下可以降低草酸含量。 4.可以增加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如西瓜、香瓜、橙子、桃子、葡萄、香蕉、绿叶蔬菜、种子、坚果等。研究表明,体内镁和钾的不足可能是增加肾结石风险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3-02-19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各种生物活性成分,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白色血液”。其中矿物质含量为0.7%~0.75%,100毫升牛乳中含钙110毫克,为人乳含钙量的3倍,且吸收率很高,是日常生活中钙的良好来源。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钙每日推荐摄入量(RNI)为800毫克,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钙的每日推荐摄入量达1000~1200毫克。 正常市面上的一盒250毫升的纯牛奶约含有260毫克钙,所以一天一盒牛奶根本不会导致钙摄入量超标。因此,我们正常人喝牛奶只要一天不超过800~1000毫升,一般都不容易因钙摄入过量而患肾结石。
发布时间:2023-02-19
1.饮食清淡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吃饭不要过饱,少吃肥腻油炸食品和甜食,少饮酒或不饮酒,从而减轻脾胃负担,增强脾胃运化能力,避免或减少湿邪的产生。 祛除湿邪的食疗方法很多,主要体现了健脾益气、疏理气机和温阳化气三个原则。健脾益气可以使自身运化水湿的能力增强,从而从根本上调治湿气。疏理气机可以使全身经络通畅,有利于湿气的祛除,就像道路通畅则车辆不易拥堵一样。温阳化气就是食用一些温性的食材以加快湿气的发散,譬如一锅凉水,如果锅下无火,则水无法蒸发为气而散发。医圣张仲景有句名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红豆薏苡仁粥是流传甚广的祛湿食疗方,但是很多人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薏苡仁生用性质偏寒,长期服用容易伤脾。可以用茯苓、山药、莲子、薏苡仁(小火炒至微黄色则性质转温)、赤小豆、陈皮、生姜各适量,加水浸泡两小时,用豆浆机或破壁机等打成糊状饮用,有健脾理气温阳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