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条件的患者,是严禁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 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带有呼吸机或心电监护设备的患者。 体内有胰岛素泵刺激器患者。 体内有电子耳蜗的患者。 眼眶内有磁性金属异物的患者。 除以上几类人群,其他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弱,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当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谨慎选择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
发布时间:2023-01-07
对于大多数的患者,可以不用进行定期检查的。 但对于部分治疗后的患者,医生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了解其恢复情况;对于手术后患者的复查一般来说在术后第1个月进行第1次检查,第3个月进行第2次检查,第6个月进行第3次检查。 如果这三次检查表明患者恢复情况较好,其复查时间也会延长至半年或一年一次,具体应以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为准。
发布时间:2023-01-07
呼吸系统 除了中央型肺癌和纵隔肿瘤,一般来说,呼吸系统疾病不适用于常规磁共振检查。 泌尿生殖系统 如果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比如肿瘤、输尿管梗阻、炎症、子宫内膜异位、腹盆腔淋巴结肿大等,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选择磁共振成像检查。 运动系统 如果患有运动系统疾病,比如肿瘤、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先天畸形、外伤、退行性病变、感染等,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选择磁共振成像检查。 心血管系统 如果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肿瘤、冠心病、心肌病、动脉炎、血栓等,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磁共振成像检查
发布时间:2023-01-07
如果患有如下疾病,可以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选择磁共振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 如果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说有脑梗死、脑出血、肿瘤、脑积水、颅内感染、脑萎缩、血管畸形、神经痛、面瘫等,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选择磁共振成像检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该检查来评估患者脑功能,或者测量脑实质体积。 五官 如果患有五官部位的疾病,比如肿瘤、炎症、外伤、感染、囊肿、息肉、颈部淋巴结肿大、视力障碍等,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选择磁共振成像检查。 消化系统 如果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肿瘤、结石、炎症等,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选择磁共振成像检查。
发布时间:2023-01-07
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具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可以根据如下优缺点进行选择。 磁共振成像:相对于CT检查,磁共振成像对于软组织的成像分辨率高,但是检查时间较长,收费较高,且检查室内需要磁共振兼容,不适用于部分急症或者抢救患者的检查。 CT检查:CT检查时间短,收费较低,尤其适用于急症和抢救患者。
发布时间:2023-01-07
1.食欲不振 阳气不足的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弱的情况。这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护脾胃之气,才能让阳气渐渐充足。 2.身体怕冷 阳气充足的人通常手和脚都是热的,如果阳气不足,无法推动气血温养四肢末端,离心脏较远的手和脚就会感觉冰凉,比别人更怕冷。 3.精神差,易疲劳 如果阳气不足,生命活动能力就会降低,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疲劳乏力、头晕、面白无华等症状。 4.免疫力下降 阳气和免疫力是相辅相成的,当体内阳气充足时,就会为机体构筑一道坚固的屏障。相反,如果阳气不足,免疫力会下降,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减弱,则会影响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7
进入寒冷的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体也不例外。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固阳治寒”,即通过扶助人体阳气,达到祛寒驱邪,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的目的,使某些宿疾尤其是冬季受寒后易复发加重的疾病得以恢复。那么如何温补阳气呢?不妨试试这些护阳大法。 1.三九贴 三九贴敷是中医穴位贴敷的一种,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于三九时节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进行中药贴敷,药物透皮吸收后,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阳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三九贴是三伏贴的延续,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冬季复发和加重,对改善寒性体质也有积极作用。 2.中药足浴 足浴时,热水可促进药物更好地渗透进人体,药力通过足部经络穴位透达周身,能起到调节气血阴阳、散寒通经的效果。 3.穴位按摩 寒冷的天气里,适当按摩相关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鼓舞阳气、促进新陈代谢。 如按摩足三里,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手脚暖和起来,并能提高机体免疫
发布时间:2023-01-07
“阳康”之后适量运动很有必要,一方面有助于恢复各器官功能和身体机能,另一方面能够改善因病产生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长时间静养会导致肌肉力量、肌耐力等下降,反而不利于进一步恢复,合理的运动非常有意义。” 那么,“阳康”之后如何科学、安全、有效地运动?一定要遵循一条原则——循序渐进。在康复初期,抵抗力和免疫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可以在居家环境中做一些轻度或者中度的运动,以此保持良好的体能和情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体力活动与锻炼”方法,在安全的前提下分五阶段进行,可为健康保驾护航。 第一阶段是为恢复锻炼作准备,可以进行有控制的呼吸练习,以及速度较慢的步行、拉伸和平衡训练。 第二阶段是低强度活动,例如稍长时间的散步或者小强度的家务,可以逐渐将每天的锻炼时间增加10至15分钟。 第三阶段是中等强度的活动,快走、上下楼梯、慢跑,可以适
发布时间:2023-01-07
花粉症的主要治疗包括:一种是药物治疗(发作期治疗),一种是脱敏治疗(缓解期治疗),即特异性免疫治疗。 抗过敏药物治疗起效快,可快速控制过敏症状,但属于对症治疗。在花粉症的急性期,及时脱离花粉环境,给予抗炎、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对因严重鼻塞引起呼吸困难或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要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脱敏治疗被认为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一种对因治疗方式,其目的是提高机体对相应致敏花粉的耐受能力。 花粉过敏的患者应做到: 首先要进行过敏原检测以明确过敏原,在花粉传播较重的时期尽量避免外出(中午和下午空气中花粉浓度高); 外出时关闭门窗,经常打扫房间,有条件可以室内安装过滤纱窗; 外出时戴好口罩、眼镜和帽子,避免穿羊毛大衣,回家前抖落灰尘; 回家后洗脸、漱口、选用合适的洗鼻器或鼻腔喷雾器进行鼻腔冲洗,擤鼻涕。 需要注意的是: 有部分水果和蔬菜、坚果中含有与花粉过敏相
发布时间:2023-01-06
这类花粉症的患者,是鼻黏膜接触花粉过敏原后,发生的过度自身防御反应。 上呼吸道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通常还伴有眼红、眼痒、流泪、咽痒等过敏症状。 随着过敏的加重,会逐渐发展成下呼吸道过敏,可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和气促。 部分患者除了出现呼吸道症状外,还会有皮肤过敏症状,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等。
发布时间: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