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血防宣传周丨什么是血吸虫病,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4-04-12
字体:
小
大
浏览量:622
所属分类:健康百科
2024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这种病症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在我国,血吸虫病曾是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经过几十年的防治,虽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部分地区仍有散发病例出现。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尾蚴会钻入皮肤,进而侵入人体,造成感染。因此,经常接触疫水的人群,如农民、渔民、船民等,更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症状包括发热、过敏反应、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在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肝硬化、腹水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二、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避免接触疫水:尽量避免在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域游泳、洗衣、捕鱼等活动。
做好个人防护:在接触疫水的情况下,应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鞋、胶裤、手套等。
及时就医: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血吸虫病,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加强防护意识,共同构筑起预防血吸虫病的坚实防线。如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大家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冯素莲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