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虽属自愈类疾病,但病程长短不一;部分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重者可长期丧失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且发作时眩晕容易引起外伤,故建议积极治疗。 1手法复位: 耳石症容易反复发作,可能需多次复位。注意体位变化,健侧卧位。避免复发。 2药物治疗: A.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针对原发疾病的药物治疗。 B.复位后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时,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 C.对于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的症状明显患者,对症治疗。 3手术治疗: 对于诊断清楚、责任半规管明确,经过1年以上规范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仍然无效且活动严重受限的难治性患者,可考虑行半规管阻塞等手术治疗。 4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可作为BPPV患者耳石复位的辅助治疗。如果患者拒绝或不耐受复位治疗,那么前庭康复训练可以作为替代治疗。
发布时间:2023-01-06
大部分肩部疼痛患者,可通过脱离空调环境的方式自行缓解,恢复正常。而对于“空调肩”患者来说,防大于治,可以通过日常预防来远离“空调肩”: 1、避免处于空调房间时间过长,每天保证适量户外活动与空调房间的适当通风; 2、避免从高温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空调房,防止温差过大导致体温骤降; 3、注意避免将空调温度设定过低,导致受凉,从“空调肩”变成“冻结肩”、“冰冻肩”。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单纯的“空调肩”,会有一进空调房肩膀的疼痛就会加重,离开空调房后,疼痛症状就会减轻,此类朋友只需远离空调。 如果肩关节疼痛时间比较长,伴有活动度受限的情况,尤其年龄在50岁~60岁左右,有肩部过度拉伤或挫伤等病史的朋友,远离空调后,肩部疼痛等症状不见减轻的,则需要就医。
发布时间:2023-01-06
主要针对病因来进行干预和预防,比如: 1、帕金森病与工作环境有较大关系,从事接触重金属、放射线污染的、要避免接触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有毒化学药品;空气环境比较差,比如汽车尾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较多有毒气体,也会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生,建议远离这样的环境或做好防护。 2、要有意识的避免精神疲劳,放松身心,如果精神压力特别大、用脑过多,容易导致脑细胞的提早衰老罢工;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走、骑车等,均可以有效预防帕金森的发生。 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可以有效降低帕金森的发病几率,疾病发生和心理情绪有着一定的关联,心理调理的方式也可以预防帕金森。
发布时间:2023-01-06
1、患者应注意规律复诊,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能自行减停药;同时,配合康复锻炼,比如:太极拳,散步等,但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量。 2、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高纤维的食物,适当食用蛋白质类,要多喝水;患者在起居方面,为了防止摔倒,在家中安装防摔防滑的设备,吃饭喝水也配有防抖防洒的勺子和水杯等,睡觉的床垫也要软硬适中,太软不利于患者翻身起床。 3、如果能外出活动,尽量多出去,多与人聊天,避免产生负面消极情绪。外出务必要有人陪伴,不能独自外出。 4、患者和家属都要正确面对疾病,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疾病治疗的重要部分。
发布时间:2023-01-06
1、减少病灶刺激:切勿抓挠患处,否则很容易导致皮损部位感染发炎;平时尽量穿柔软舒适的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避免长时间日晒。 2、清洁方面:适当洗澡每周2~3次即可,淋浴为佳,温水为宜,使用中性温和类沐浴产品,浴后及时擦干,并使用外用润肤剂。 3、饮食方面:戒烟戒酒、忌浓茶咖啡、避免偏食、少吃辛辣刺激易过敏的食物,婴幼儿患者尽量母乳喂养。 4、其他方面:控制室温与室内湿度,避免过于干燥闷热潮湿,保证空气流通。平时保持愉悦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注意睡眠充足不熬夜。 对抗湿疹,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配合、定期复诊,正确预防,这对于湿疹的治疗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06
✦ 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彻底消除持续性疼痛很难,可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使自己保持功能、睡眠良好,并能参与必要的日常活动; ✦ 保持良好的睡眠,若疼痛影响了睡眠,在睡前服用止痛药可有帮助; ✦ 听放松的音乐或冥想; ✦ 调整日常生活的节奏,可以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 ✦ 轻微的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疼痛,可以通过局部放松按摩、局部外用消炎镇痛药膏、多饮水等方法缓解部分疼痛; ✦ 中度及以上的影响日常生活的疼痛,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等,使用消炎镇痛药一周后可以完善肝功能、大便潜血、心电图检查,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 ✦ 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仍无法缓解疼痛,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治疗。
发布时间:2023-01-06
1、剂量不足:没有连续规范用药,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病程上升期:患者感到疼痛时,疾病正处于一个上升期,炎症较重,虽然止痛药发挥了效果,但不足以缓解和改善疼痛; 3、个体差异:同一个药物,不同的人使用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吃了布洛芬后疼痛没缓解,可改用其他强效的止痛药,但要注意不能同时使用2种及以上的止痛药,若自行服用止痛药无明显疗效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布时间:2023-01-06
居家治疗轻中度新冠感染从使用抗炎药开始,建议出现症状时开始使用NSAIDS,在NSAIDS中优先推荐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但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 存在消化道风险的患者:若患者既往有胃肠道溃疡、出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建议选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 冠心病/心脏支架置入患者:不能选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使用这类药物存在心血管风险; ● 存在心脑血管风险者:既往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患者,使用NSAIDS药物后更易发作心脏病或发生卒中;●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禁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NSAIDS类药物; ●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乙酰氨基酚、NSAIDS类药物; ● 接受抗凝治疗者:合用布洛芬等非选择性NSAIDS会导致出血风险上升
发布时间:2023-01-06
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合成来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因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加重肺炎病情。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生成,从而产生镇痛、解热、抗炎的作用,NSAIDS可有效抑制新冠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可获得更佳的预后效果,NSAIDS分为两大类:非选择性NSAIDS(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等)、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包括艾瑞昔布、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发布时间:2023-01-06
1、炎性反应:新冠病毒入侵呼吸道后,机体会立即启动免疫反应,与病毒“战斗”,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炎症损伤,释放炎性因子,产生炎性反应; 2、刺激/损伤神经系统:病毒可以直接刺激或损伤神经系统而产生疼痛; 3、酸性物质堆积:发热时,身体局部会累积较多的酸性物质,从而引起身体肌肉酸疼感; 4、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发生细胞因子风暴、血管病变、气体交换障碍引起缺血:这些间接机制可导致新冠感染者出现头痛; 5、放大或加剧原有疼痛:新冠感染加剧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可造成原有疼痛加重。
发布时间:2023-01-06